唯自净者可以净人。中国古代的为官者,大都是士人,是文化人,注重自我修养、廉洁自律,主张有独立的人格和操守。在他们看来,只有保持自身干净,节而不过、逐而不纵,才不会迷失自我,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清人金缨在《格言联璧·从政》中写道:“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他告诉人们,为官从政,在清在洁,感情洁身自好的诗句古诗,在亲民为民。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为官者的从政之基、立身之本。
清人金缨在《格言联璧·从政》中写道:“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他告诉人们,为官从政,在清在洁,在亲民为民。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为官者的从政之基、立身之本。
关于廉洁自律的诗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阎闾话短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廉者,民之表也。
历史上,很多为官者都提倡“士”的精神,坚持洁身自好,希望自己有节操,有大丈夫气,把思想纯洁、灵魂圣洁、政德净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洁己之人,当“临阵勇,临财廉,临事勤,临民仁”。纵观古代清官廉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道德修养,坚持自我净化,视不贪占、不索取、不收受非分钱财为美德。明人吴讷官居南京左副都监察御史,两袖清风,清正廉明,出污泥而不染。一次他奉命去贵州巡察,贵州地方官从府库中取出黄金百两,派人送给吴讷,妄图巴结讨好。吴讷毫不动心,取笔墨在封皮上题诗一首:“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浪间。”这首诗是自警、自省、自律,也是追求高洁人生的宣言。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2、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
李白有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况钟有诗:“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曹雪芹也有诗:“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不论是古之士人,还是今天的党员干部,要想拥有独立的人格、俯仰无愧的人生,必须保持廉洁的操守、良好的政德,做到洁己不贪、律己不腐。否则,很容易受那些围猎者的“要挟和制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 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