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有修辞手法的现代诗

修辞手法特点、作用一、比喻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1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

修辞手法特点、作用

一、比喻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1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理,达到说得形象、生动、明白的目的。

3对事物进行比喻:

用比喻来对事物某某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4对道理进行比喻:

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 白雪 比作 梨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

运用比喻的诗句如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3.马作的卢飞快,共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4.床头屋漏无干。

类别

特点

本体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构成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二、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1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用拟人化手法,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某某感情,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三、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四、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种类:

(3)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跟前者同时出现的)“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五、对偶

由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组成。作用:使文章整齐匀称,有高度的概括性,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

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3)串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因果)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假设)

六、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

(1)排比说理: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述详尽、透彻、严密,语气强烈,无可辩驳。

(2)排比抒情:使文章将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并使文章音节铿锵,语势得到增强

(3)叙事排比:使文章深刻细致,层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气呵成之感。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1)分句排比

“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七、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八、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1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2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说理文中能强调论点。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为加强语气,用疑问句方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用肯定表否定、用否定表肯定)。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九、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2.关于5首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古诗 1、《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三江小渡 。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2.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3.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反复与排比修辞手法的区别

十、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十一、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 21:17
下一篇 2023年05月15 11:25

相关推荐

  • 关于春节的诗句,春节古诗20首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关于春节诗句大全1、《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2023年04月26 228
  • 李白怀才不遇的诗句,将进酒李白怀才不遇的句子

    他,被称为“诗仙”,去世一千多年,依然让人念念不忘;他爱写诗,余光中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爱交友,点点心意,都在字里行间。他叫李白。作为中国人,没有人不会背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023年04月24 249
  • 形容初夏的诗句,赞美初夏的诗句古诗

    初夏,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古人又称初夏为孟夏、首夏、始夏。立夏刚刚过去,气温依然有些轻寒,似乎夏天还在路上。我们尽可期待,夏日的绵绵细雨、枝头微红的杨梅、黄色诱人的枇杷、还有那燥热的蝉鸣。诗词君分享30

    2023年06月01 230
  • 花开蝶自来的全部诗句,花香蝶自来的四句全诗

    吉林大学社会实践基地落户红林花开盛夏,蝶飞燕舞。青山绿水,万物生辉,热情的七月,吉林省红石林业局迎来了吉林大学植物学院的相关领导。7月16日上午,伴随着红石林业局机关三楼会议室的掌声响起,花香蝶自来的

    2023年05月30 253
  • 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东风不与周郎便意思是什么

    公元852年冬天,大中六年,长安城南一座别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烧纸稿,旁边一位中年男人非常不忍。“父亲,这是你一生的心血,是很多梦寐以求的书稿,你为什么付之一炬。”“老夫一生所作诗文不计其数,其

    2023年04月23 245
  • 送祝福的诗句,表达美好祝福的古诗句

    今天是2020年1月1日,新一年开始了。诗词君为你送上最美诗词祝愿。愿你在2020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笑口常开,身体健康。平安喜乐,一切随心所愿!愿你学业有成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

    2023年05月20 286
  • 烟笼寒水月笼沙下一句,古诗烟笼寒水月笼沙的下半句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译典2021.4.5第389期泊秦淮【唐】杜牧1、出自《泊秦淮》,后一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原文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2023年04月22 233
  • 含有比喻的诗句,含有比喻的诗句100个

    &34;,含有比喻的诗句100个,古诗词中有很多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极美,表达着灵动的中国式美学,承载着中国人雅致的情感审美,是一种独特而高雅的中国符号。尤其是下面10个,意象本身,就已经如诗如画。1

    2023年05月01 311
  • 描写兰的诗句,描写兰花的古诗

    兰花,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她,高洁典雅,气、色、神、韵,静心怡人。画笔下摇曳生姿的是她,文字间清香四溢的是她。1、家语孔子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2、饮酒·十七晋

    2023年05月23 234
  • 含四的诗句,含四的鼓励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唐·王之涣2.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唐·李白3.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咏华山》宋·寇准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15.四年留蜀,

    2023年05月03 293
  • 与母亲离别的诗句,母亲即将离别的散文诗

    首先今天我集了一首游子思念家乡的诗——《游子吟》,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一首诗,大家一起欣赏!关于离开孩子的诗句1.有关和孩子离别的诗句有哪些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

    2023年04月11 261
  • 山诗句,赞美山景的诗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于大西北,对于山向来有一种独特的熟悉感。它孤独的,像位战士一样,守护着四周的平安。今天分享36句描写山的诗词句,都是经典,有需要就收藏起来吧!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023年05月24 26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