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春风一拂千山绿的下一句

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多年,春风一拂千山绿的下一句,到现在,当人们走进江苏无锡“东林书院

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多年,春风一拂千山绿的下一句,到现在,当人们走进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旧址的时候,还可以寻见这副对联的遗迹。

为什么忽然想起这副对联呢?因为有几位朋友在谈话中,认为古人读书似乎都没有什么政治目的,都是为读书而读书,都是读死书的。为了证明这种认识不合事实,才提起了这副对联。而且,这副对联知道的人很少,颇有介绍的必要。

下一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为《东林书院门前对联》,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

上联的意思是讲书院的环境便于人们专心读书。这十一个字很生动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雨声和人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令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东林书院中,耳朵里好像真的听见了一片朗诵和讲学的声音,与天籁齐鸣。

下联的意思是讲在书院中读书的人都要关心政治。

这十一个字充分地表明了当时的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他们主张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家事,还要关心国家的大事和全世界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人已经知道天下不只是一个中国,还有许多别的国家。所以,他们把天下事与国事并提,可见这是指的世界大事,而不限于本国的事情了把上下联贯串起来看,它的意思更加明显,就是说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

而且,上联的风声、雨声也可以理解为语带双关,即兼指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上的风雨而言。因此,这副对联的意义实在是相当深长的。

从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上去,东林党人读书和讲学,显然有他们的政治目的。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当时还是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为维护封建制度而进行政治斗争。但是,他们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得多了。

当然,以顾宪成和高攀龙等人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当时只知道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

参考: 旧联翻对 上联 :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下联 : 左扑 右扑 周围扑 扑扑风尘 再试 : 唐诗 宋诗 古体诗 诗诗入扣 借成语 (丝丝入扣) 音 解释 配合得好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江苏无锡,是太湖。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

人们如果要想从他的身上,找到反封建的革命因素,那恐怕是不可能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

我们决不需要恢复所谓东林遗风,就让它永远成为古老的历史陈迹去吧。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

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中华贤哲的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

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无论如何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在内。

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愈来愈明白的道理。古人尚且知道这种道理,宣扬这种道理,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还不懂得这种道理吗?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

下一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意思是: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出处。

上一篇 2023年05月01 07:10
下一篇 2023年04月25 21:59

相关推荐

  • 两三点雨山前全诗,两三点雨山前全诗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两三点雨山

    2023年05月10 226
  • 欲把西湖比西子的下一句,有关西湖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描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与晴资雨

    2023年05月10 242
  • 元曲明清小说后的文学标签,唐诗元曲和明清小说还有什么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各种各样的文学载体,中国的古人在汉,唐,宋,元,明,清时期,创造出的诗,词,歌,赋,曲和小说给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但这些高档次的阳春白雪,只能供达官贵人享受,不容易被大众接受。汉

    2023年04月20 266
  • 元曲作家排名,元曲作家有哪些

    文/东方湟《读诗词歌赋》综合编辑整理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虽说到了元代,诗词已经退出儒客文人的主阵舞台,但还是有很多大家创作了不少经典作品,今编辑综合整理出18位著名元曲作家、诗人,

    2023年04月10 295
  • 麻辣变形计元曲,麻辣变形计3

    2019年春晚,岳云鹏的相声《妙言趣语》引起了大家的吐槽,很多人觉得,从格律的角度上看,相声里的那句“平仄平仄平平仄”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诗词格律属于音韵学的范畴,怎

    2023年04月13 300
  • 一日三餐四季下一句,愿以后,三餐四季,温暖有趣

    名家画廊|黄宾虹,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静享生活淡淡的喜悦。幸福有千万种形态,其中有一种,大概就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人在年轻时喜欢出发,喜欢千山万水,随意行去。但后来才知

    2023年05月18 232
  • 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学诗的启示作文800字

    薛宝钗向来稳重大方,不过其实也蛮喜欢开玩笑的,比如史湘云和香菱都非常痴迷于写诗,薛宝钗就给她们取外号,一个叫“诗疯子”,一个叫“诗呆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史湘云遇到写诗(赛诗)时的那种亢奋感,

    2023年05月18 242
  • 路遥知马力下一句,路遥知马力后一句搞笑

    【出处】出自王昌龄(唐)《寄欢州》。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本身是一句完整的说辞,意思是走路走得远了,才知道马匹到底怎么样。时间长了,才了解一个人的品格。2、这句话出自元曲《争报恩》中,梁山好汉徐

    2023年04月12 300
  • 描写仲春的诗句,关于描写仲春的绝句

    农历二月,已是仲春。晋陶渊明在《拟古》诗之三中说:“仲春遘时雨,关于描写仲春的绝句,始雷发东隅。”,仲春之月,大地春暖,草长莺飞,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留下了美妙的诗

    2023年04月09 217
  • 池鱼思故渊的上一句是什么,池鱼思故渊类似情侣诗句

    译典2021.11.17第533期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

    2023年04月22 298
  • 江湖不见上一句,江湖不见下一句是什么

    往事随风,江湖不见。今日一别,各自安好。​愿有人待你如初。疼你入骨。从此深情不被辜负。敬你一杯酒。生活递出了纸笔,时间给出了答案,命运做出了审判,你我从此路人,江湖不见,人生有悔。我的清醒和当初的爱上

    2023年04月25 259
  • 关于孝心的诗句,感恩父母的经典诗句

    妈妈,是我们呀呀学语时学会的第一个词。一声妈妈,是无限的爱、付出和责任。女子本弱,为母则强,从养育孩子的那一刻起,每一个母亲都是超人,她们无所不能,只为抚育好自己的孩子。今天是母亲节,对于母亲的爱,让

    2023年05月09 24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