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斯迁
海报设计 | 孙晶晶
今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描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诗句,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命名方式似乎和别的节气不太一样,用动物行为来命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小动物们,虫卵孵化,万物复苏。
陶渊明也写过惊蛰。
《拟古·惊蛰》
【东晋】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的诗句如下:1、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于良史《春山夜月》2、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李爽《芳树》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4、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众所周知,陶渊明作为一个田园诗人,虽然种菜“豆苗稀”,但到了春天还是要计划下春耕,预测下收成。在这首诗里,五柳先生科普了惊蛰时的天气变化,也记录了古人春耕农忙的场景,仲春时节,下着微微细雨,东边的雷声轰轰地响,小动物们醒了过来,花花草草已经奋力地开,这是春的场景。去年的燕子双双回了巢,屋檐下还有它们旧时生活过的痕迹。
写这首诗的时候,陶渊明已经五十多岁了。当时的他已经隐居山林十几年,享受天伦之乐。惊蛰这一日的场景,也许发生在与孙辈的日常赏春对话中。
4.描写万物复苏的诗句 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杨巨源《城东早春》 译文: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出自唐代贾至的《春。
爷爷,那是燕子吗?
那是我们的旧友,它们去年说今年一定准时来。
看着燕子,陶渊明说,你们走了后我家庭院都荒芜了。而燕子仿佛真的是他的老友,叽叽喳喳地回应了陶渊明。陶渊明又对着燕子自语:无论境况如何,我内心像石头一样坚定,你们呢?
也许,五柳先生一边摸着自己的长髯一边写下感念,是啊,春来了。虽然自己种地种得并不好,春天就像这燕子般准时。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描写万物复苏,春光宜人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
走出灰暗,望向阳光中的明媚春意,轻轻地说一句:你好啊,春。
文字:斯迁
海报设计:孙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