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全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全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

本是同根生全诗

先简介作者及有关他的故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出自两汉曹植《七步诗》。原诗:《七步诗》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所以又称陈思王。后人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才华横溢,诗文写得非常好。南朝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其著作《诗品》中写道:“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意思是:陈思王曹植的诗文就像人类之中的周公与孔子;也像有鳞片有羽毛的动物之中的龙和凤凰……另一位南朝文学家谢灵运也很佩服他,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一石是十斗)成语“八斗之才”,即来源于此。

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

现在,我们来解释部分词语:1.持:用来或拿来。2.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3.漉菽以为汁: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漉(lù),过滤;菽,豆类植物。4.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5.相煎:相,不是互相,而是指“煎”这个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就诗的字面意思而言,相煎,就是“煎豆”,即“萁”在煎熬它同根生的“豆”;其实是指被曹丕迫害胞弟曹植。

最后,欣赏这首诗。

一 巧用比喻,弹奏弦外之音。

如果说,曹植吟出前四句后,曹丕也许尚不知他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当曹植吟毕后两句,曹丕可能就会脸红出汗了!天啊,“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当曹丕听到这两句时,他会想什么呢?曹丕会不会想:这是说谁呀?“萁”与“豆”是“同根生”,难道我曹丕与曹植不也是同父同母所生吗?而我现在如此对待弟弟,不就如同“萁”在煎熬“豆”吗?在釜中“泣”的哪里是“豆”,那分明是我的弟弟在啜泣啊!他终于听懂了诗中的弦外之音。于是,曹丕感动了,羞愧了。

这就是曹植的手足情怀,这就是子建的“八斗”之才!

二 用词精炼、形象、生动。

说形象,是指善于用一两个字绘声绘色。如,“燃”与“煎”不仅可以使读者看到红红的火苗,而且可以使读者听到呼呼燃烧着的炉火与咕嘟咕嘟煮豆子的声音。于是,“萁”之贪婪而迫不及待的样子,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说生动,是指善于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如,“泣”这个字写得太恰当、太生动了,真的是前无古人。如果仅仅说是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拟人”一下,那“豆在釜中泣”写成“豆在釜中悲”“豆在釜中吟”“豆在釜中啼”“豆在釜中哭”“豆在釜中号”等等,不也行吗?仔细想想,诗中写“豆”在釜中被煎熬的声音,用“吟”“啼”“哭”“号”,虽然都是拟人,但,哪一个也不行;只有“泣”字,才能最准确、最恰当、最生动地形容“豆”在釜中的那种忽大忽小、忽断忽续的声音,而这种声音与人在伤心时的啜泣声极其相似。更何况,“泣”与“汁”“急”同韵,更增加了全诗的和谐美。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192—233年)字“子建”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他哥哥曹丕因嫉其才而欲杀之,就让他弟弟在朝堂上七步之内作出一首五言律诗,否则斩首,结果聪慧过人的曹植在危难时刻急中生。

三 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比如,好多人由此受到教育,想到这首诗告诉我们兄弟之间骨肉相残是人生的悲剧,想到凡是有违天理、有违人伦常情的事都是可耻的。曹植以其恰当而生动的比喻以及深刻的寓意,启迪着古今社会无数的读者,赢得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欣赏。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读这首《七步诗》,谨向作者致敬!

文章结尾时还要补充一点内容,就是要告诉读者,这首诗还有一种版本是这样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七步诗》——两汉: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上一篇 2023年05月04 14:31
下一篇 2023年04月18 22:08

相关推荐

  • 飞花令春的诗句100首,飞花令一一春

    飞花令一一春,飞花令,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饱含诗词之趣。飞花令属雅令,比较高雅,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值此良辰美景,诗词君总结出

    2023年05月20 290
  • 吃亏是福的下一句,吃亏是福的前一句是什么

    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上天是公平的,当你从这里损失,你必然会从那里得到。吃亏是福,吃亏是福的前一句是什么,是和公道自在人心联系在一起

    2023年05月24 261
  • 好的食材下一句,精选好食材下一句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了!作为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精选好食材下一句,吃上一碗象征团团圆圆美好寓意的元宵或汤圆庆祝一下,自然必不可少。元宵vs汤圆好食材成就好味道老字号传承老风格究竟有何

    2023年05月15 293
  • 秋天的诗句

    有一个成语叫“伤春悲秋”。春天,百花盛开,还是高兴的事居多,可是,到了秋天,世人似乎就自动陷入悲愁状态。一年快到头了,叶子落了,都是让人伤感的。但是,刘禹锡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杨万里说“秋气堪悲未

    2023年05月01 308
  • 兰花的诗句,赞美兰花的经典诗句

    赞美兰花的经典诗句,兰花,没有牡丹那雍容华贵,却平添了一丝高贵;兰花,没有荷花的纯净洁白,却留一丝余香让你慢慢品味;兰花,没有茉莉的清新爽洁,却带有一些沉静让你感到甜美而安神。兰花,历来被国人看作是“

    2023年05月24 226
  • 小桥流水的诗句,春天小桥流水的诗句

    许多人向往江南,特别是春日的江南。为什么呢?有人说,江南多水河,生活在小桥流水之间,看杨柳飘拂,如此生活,着实让人向往。也许,你到不了江南,也许,你见不到小桥流水的美景,但是,你可以在诗词中,体会“小

    2023年04月13 254
  • 思念家人的诗句,思念亲人经典诗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的一生一开始为了自由而踏上旅途快要到达

    2023年04月24 280
  • 金银花诗句,赞美金银花的绝句

    七绝•金银花文/天马行空题记:金银花又叫鸳鸯藤。传说从前某地有一年发生瘟疫,死神每天要夺去许多无钱求医者的性命。在财主家帮工糊口的男工金华和女佣银花,为救治贫病交加中的乡邻,便偷偷打开了财主的药库,把

    2023年06月03 261
  • 元曲中什么叫曲题,元曲是什么和什么的总称

    元·白朴《阳春曲·题情·从来好事天生俭》元曲的意思如下: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

    2023年04月14 293
  • 带杨字的诗句,杨姓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之涣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清·高鼎4、沾衣欲

    2023年05月26 265
  •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下一句,高情商睡不着的幽默句子

    《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那一句让你印象最深?对白高情商睡不着的幽默句子,曾经的《大话西游》风靡了一个时代,给无数人的学生时代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回忆。无论是周星驰的至尊宝,朱茵的紫霞仙子,还是莫文蔚的白

    2023年04月24 261
  • 中国餐饮诗句,适合餐厅的古诗词

    不怕吃货胃口大,只怕吃货有文化!在重庆这座美食遍地的城市里,完全不缺乏“吃货学霸”,且看这些“重庆美食诗词”就可以让无数人瞠目结舌了。卜算子·火锅“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

    2023年05月19 25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