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说到长亭,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想必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那首《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首先从景物暗示了送别的情景。“长亭”、“古道”、“芳草”都寓意了离别。古时城外专设有用以送别的亭子,故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作。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其实,长亭是古诗文十分常见的一个意象。
南北朝时代庾信《哀江南赋》中,最早出现这一意象,“水毒秦泾,山高赵陘;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那么什么是“亭”呢?
《辞源》里说:“秦汉十里置亭,谓之长亭,长亭外》古诗,为行人休憩及饯别之用。”即已鲜明地指出:长亭是送别之所。长亭,也便成为了离别的象征。
《辞源》里说:“秦汉十里置亭,谓之长亭,为行人休憩及饯别之用。”即已鲜明地指出:长亭是送别之所。长亭,也便成为了离别的象征。
具体如下:在长亭之外的古道旁边,满地的青草向天边不断延伸。晚风拂过柳梢,笛声断断续续,夕阳在山外山之处。好朋友大多漂泊各地。我拿起酒壶一饮而尽,希望能够使这剩下的欢乐达到极致,可是这分别的痛苦使今晚的梦都是凄。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则写与友人分别之时互道珍重,“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人间离别说不尽,皆付长亭更短亭……
译文:在长亭外面,古道的边上送别亲友,翠绿的草望不见头,仿佛连着天了。晚风吹动柳枝,笛声时断时续。故乡的夕阳啊还在山的那边。天涯海角,知己零零散散的散布各处,人生难得有相聚的机会,要好好珍惜,天下没有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