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开头,引用诗句写端午节的开头

端午节今天是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在古汉语中。“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端午,意为“初五”。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

端午节

今天是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

“四大传统节日”。

在古汉语中。

“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

端午,意为“初五”。

端午节时。

家家户户都悬艾草、菖蒲。

包粽子吃粽子,以此庆祝端午节。

端午起源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

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

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端午起源于“恶日”

战国时代。

五月五日被视为“恶月”“恶日”。

农历五月,多阴雨天。

衣、物都容易霉烂。

稻田亦易遭虫害。

旧时人们认为五月诸事不吉。

称为“恶月”。

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

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办法。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开头

因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所以,这一天以除瘟、驱邪、求吉祥。

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

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起源于古百越祭祀活动

中国长江以南曾居住着一个龙的图腾族群。

即古百越族。

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

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

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文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

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

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

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

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

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其实,恶日是北方的习俗。

赛龙舟是南方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北的不断融合。

就发展成了今天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

他热爱楚国。

却换来君主的猜疑与贬谪。

眼见楚国覆灭,楚原悲痛欲绝。

投汩罗江而死。

百姓们感念他对于祖国的忠诚。

于是划舟船找寻他的尸体。

又将饭团等扔进水中。

希望水里的鱼虾不要伤害他的身体。

于是,赛龙舟、吃粽子发展成为

纪念屈原的习俗。

据考证。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早在屈原出生前就存在。

屈原在《楚辞·涉江》中亦有关于龙舟的描写。

端午传承

端午节自“恶日”、“恶月”衍生而来。

自先秦开始,就有了庆祝端午节的仪式。

此后。

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

先秦

战国时代,人们已把五月五日

视为“恶月”“恶日”。

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

《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五月五日这天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

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

秦代两汉

秦汉时,国家统一。

南北风俗融合。

此时端午风俗主要是“避恶”。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争频繁。

人们饱尝战乱之苦。

所以端午习俗最重要的即佩戴“辟兵缯”了。

人们用五色丝染练制成日月、星辰、

鸟兽之形状。

上刺文绣、金缕,即叫辟兵缯。

也沿袭汉代名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

隋唐时期

隋唐时,在前朝风俗的基础上。

端午的风俗多演变为娱乐活动。

此时,“恶日”不恶。

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唐玄宗曾在端午节时,大宴群臣。

而民间则赛龙舟十分盛行。

宋代

与汉魏时贴桃印辟邪不同。

宋代避邪多贴天师符。

南宋《岁时广记》记载。

每到端午节。

城里就有人画天师的像出售。

还有人用泥巴做天师的塑像。

放在门户上。

与此同时,辽、金两国也非常重视端午。

每逢此日,辽国皇帝要系长寿彩带。

并赏赐君臣。

金国要拜天、射柳、打马球等。

明清

明清时,端午又称“女儿节”。

过节时,家家都把闺女打扮得美美的。

戴上榴花,叫“女儿节”。

出嫁的女儿还会在此时回家归宁。

明清人贴天师符辟邪更甚。

还有“五雷符”、“纸符”、

“五毒符”、“五瑞符”等。

端午习俗

端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节日风俗也十分多样。

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很多地方习俗都不大一样。

赛龙舟

“龙舟”一词。

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

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

攘灾异、事事如意。

也保佑划船平安。

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

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

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挂艾草、菖蒲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

气温上升。

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

所以,古人往往会在

家门口挂几株艾草和菖蒲。

由于它们特殊的香味和药理作用。

人们用它们来驱病、防蚊、辟邪。

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端午节。

吃粽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4。

早在春秋时期。

人们便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食用。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粽子的样式也越来越多。

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端午时。

人们用佩兰或草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湖南、广西等地。

则用柏叶、大风根、

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此俗至今尚存。

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戴香包

端午时,人们做制作香包佩戴。

内装香料,如白芷、川芎、芩草、

排草、山奈、甘松等。

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一是为了防虫防病。

二是表达了美好的生活愿望。

热恋中的女孩。

会亲手做一个荷包送给恋人。

以示情意绵长。

喝雄黄酒

古时,端午节有饮萍蒲酒、雄黄酒。

喷酒雄黄酒、朱砂酒的习俗。

主要是为了驱虫防病。

端午影响

古时,中华文明对周边各国影响深远。

端午节也是如此。

周边各国在端午节都有纪念活动。

韩国

韩国人十分重视端午。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江陵端午祭时会举行各种

巫法和祭祀典礼。

并进行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

在韩国,端午节用于祭祀祖先、

祈求丰年、保佑身体平安。

端午节期间韩国人多喜食艾草饼、

品樱桃茶、喝醍醐汤,食艾草糕。

日本

在日本,端午节是五大节之一。

日本的端午节是公历5月5日。

日本人在这一天不划龙舟。

但也跟中国人一样会吃粽子。

16.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2 1、《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

并在门前挂出菖蒲草。

新加坡

每年端午节,新加坡人都将赛龙舟、

吃粽子都搞得有模有样。

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

独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酱油。

精心腌制上等瘦肉。

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条混炒。

最后裹入透白晶莹的糯米之中。

越南

端午节时,越南人会准备黄姜糯米饭。

来感谢祖先的恩惠。

并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人会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处

系上五色线。

意为保佑孩子不受疾病困扰,健康成长。

端午寄语

说了这么多,似乎有点啰嗦。

可诗词君犹记得韩国端午申遗时

国人十分震惊。

感觉“端午节”被抢走了。

传统的节日,需要现代人来发扬传承。

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不要让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上丢掉。

好了,端午来了

炎炎夏日,艾草衔香。

诗词君祝你

百邪不侵、端午安康!

上一篇 2023年05月19 07:45
下一篇 2023年05月25 09:22

相关推荐

  • 关于奇观的诗句,关于自然景观的诗句

    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一个初秋的午后,他和朋友又一次相聚于凤凰山顶的有美堂。这有美堂,是因宋仁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的诗句而建,位于杭州吴山最高处,左临钱塘江,右瞰西湖,关于自

    2023年05月04 240
  • 李白的浪漫诗句,李白最浪漫的爱情诗句

    中国最家喻户晓的诗人是谁?99%的人,都会说李白。也许,你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但你一定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也许你不会喝酒,李白最浪漫的爱情诗句,但你一定听过太白楼。,也许,你不知道他是哪里人

    2023年05月11 214
  • 将军夜引弓全诗,将军夜引弓全诗解释

    小学必背古诗|冷兵器之王——弓箭《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后羿和『落日弓』传说中在尧的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射落九个太阳的便是这把弓。2、黄帝和『轩辕

    2023年05月19 250
  • 追忆青春的经典诗句,昔日少年今已老句子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明】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金缕衣》【唐】杜秋

    2023年05月26 294
  • 描写夏天的诗句古诗,夏天的古诗30首

    时光匆匆,来到了绿意葱茏的五月,春末夏初农历四月。最懂节气的古人把农历四月过的如痴如醉,古人把农历四月称为首夏或始夏,曹丕在《槐赋》中说:“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谢灵运也有诗说“首夏犹清和,

    2023年04月24 260
  • 诗经元曲唐诗宋词顺序,宋词唐诗汉赋元曲的正确顺序

    中华诗词学会首届(北京)高研班合影2016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举办的“2016年中华诗词(北京)首届高级研修班”。在研修班上荣幸的听到会长郑欣淼、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副会长罗辉、范诗银

    2023年04月18 244
  • 元曲中的中国,元曲中的俗曲

    元与清,本是中华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元曲中的俗曲,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偏偏要将其无中生有的造成争议,然后再将其演变成为一个问题存在。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蓄意抹煞中华文明史,大略揣摩,不外

    2023年04月11 215
  • 元曲四边静的平仄格律,元曲小桃红的平仄格律

    第九讲(二年级四讲)重头小令与带过曲《南吕·干荷叶》《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今天我们探讨重头小令与带过曲,介绍,《南吕·干荷叶》《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在学习新年的内容之前,复习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

    2023年04月18 251
  • 似曾相识燕归来下一句,自曾相识燕归来的下一句

    《浣溪沙》晏殊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2023年05月13 271
  • 送给情人的诗句,送给情人诗句标题

    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他能让你敞开心扉,倾诉你无法向爱人倾诉的故事;他能给你力量,在你失望的时候给你安慰;他能与你玩笑,带给你旁人给不了的快乐。他的名字叫作朋友。有人说:恋爱使人坚强,同时也使人软弱。

    2023年05月24 249
  • 心不唤物物不至下一句,心不唤物物不至的原文

    1、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心不唤物物不至的原文,而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败,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困惑、不安、焦虑和遗憾,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2023年04月23 289
  • 关于荷的诗句,关于荷的诗

    荷花是夏日里最美丽的花。顶着烈日,开得娇艳而繁盛。给炎炎的夏日带来一丝美丽的色彩。在某一个午后,我们于阴凉处,品一杯清茶,读一卷荷花诗词,让诗意的荷花带来夏日的清凉。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023年04月26 25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