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诗句,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

一、《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因为

一、《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诗句

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中异常失意,这首诗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乐游原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在当时是比较出名的游览之地,很多诗都有提及此地,比如下面这一首。

二、《忆秦娥·箫声咽》(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相传这是李白写的词,后世对其评价很高,誉之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是一首伤今怀古,托兴深远的词,词的上片始终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而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将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通过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代陵墓的掇取,从而进入了历史的反思。

三、《金陵五题·乌衣巷》(唐·刘禹锡)

1、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2、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佚名《苏幕遮·碧云天》。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4、夕阳临水钓,春雨向田耕。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1、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唐·李山甫《南山》翻译:雨过初晴之后,南山显得更加的翠绿动人,而西方的夕阳西下,晚霞中也似乎洋溢着一堆愁情。2、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唐·李白《代寄情楚词。

夕阳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词人作品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描写的是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词的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去年”所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七、《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6.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7.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8.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9.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1.峥嵘赤。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第二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作于这次出塞途中,诗人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八、《苏幕遮·怀旧》(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写这首词的时候,词人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与传统的写离愁别恨不同的是,这首词的意境更阔远。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笔下是少见的。

九、《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流传千古的五言绝句。

十、《桂枝香·金陵怀古》(北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1、夕阳楼 唐代——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译文:人的一生总是非常多的波折,花明柳暗之事让人兴起无限愁绪,就像尽力登上很高的城楼才发现更高的楼还在前方。仰望天。

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知江宁府。这首词当作于这两个时段的其中之一。作为一个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 00:08
下一篇 2023年04月23 07:28

相关推荐

  • 乞巧古诗中宵的意思,乞巧古诗的霄意思是什么

    生平简介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

    2023年05月09 284
  • 拂堤杨柳醉春烟上一句,菩提杨柳醉春烟上一句是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题为《村居》的小诗,很多人都不陌生。这首诗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至今已逾30年。但说起这首诗的作者高鼎,人们怕是会一

    2023年05月26 220
  • 元曲杂剧的艺术成就,关汉卿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

    2023年04月16 210
  • 少小离家老大回下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意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名句的诞生少小离家1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完全读懂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下一句是“乡音无改鬓毛衰”。1、出处:《回

    2023年04月24 215
  • 相爱不能在一起的诗句,爱而不得又放不下的诗句

    人生,有相聚,爱而不得又放不下的诗句,就有离别,曾经那些念念不忘的人和事,在时间中被慢慢消弭,最后随着飞鸟在天空中消失不见。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是因为有了他乡;世上本没有思念的,只是因为有了离别。11

    2023年05月30 236
  • 描写荷花的诗句古诗,《荷花》古诗十首

    每逢盛夏,池塘里的莲花次第绽放,香气扑鼻。荷叶成片地簇拥着,迎着风舒展开,粉红、白色的莲花点缀其间,或含苞待放,或傲然挺立。莲花,素为诗人们所爱,因为在诗人眼中,它亭亭玉立,毫无媚骨;它虽出淤污泥,《

    2023年05月04 283
  • 描写相思的诗句,用古诗暗示我想你了

    相思是汉语词汇中极美的一个词。相思,是诗人爱写的题材之一,诗人作诗以寄相思,以唯美的意境抒发心中的伤感和惆怅,写就一首首动人的相思诗篇。这一相思,用古诗暗示我想你了,便相思了千年,相思了一生。只凭诗句

    2023年06月03 235
  • 古人送别的诗句,古人写送别的诗

    世间有聚就有散,聚的时候,固然是欢乐的,可离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感伤。欧阳修说,“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这是人生常态。可隐娘还是喜欢李白的,古人写送别的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要分别了,就让

    2023年04月24 271
  • 月色与雪色诗句,月色与雪色中

    〖见字〗第424期我们一起重读余光中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云横秦岭家何在,

    2023年05月24 243
  • 江苏语文元曲,江苏高考语文

    这首元曲小令,打败唐诗宋词,28个字,写出了秋天的灵魂秋天是一个思念伤感的季节,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写过秋天的诗词。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激昂向上,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新

    2023年04月11 219
  • 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赞美天空云朵最经典的诗句

    以下的几首古诗词中,都写到了“悠悠”一词,那你知道都是何意吗?一、黄鹤楼?崔颢(唐)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全诗为: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2023年05月31 286
  • 么么哒下一句是什么,么么哒后一句

    大家好,欢迎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观看小编的文章,小编倍感荣幸。今天带领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么么哒”“啵一个”离分手不远了?看看渣男怎么回复!么么哒么么哒是很早之前的网络用语,放在这里其实是不合适的,

    2023年04月24 22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