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下列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哪一个

又是一年端午至,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人们吃粽子、饮雄黄、插艾草、戴香囊、划龙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这个与伟大诗人相关联的节日里,我们不妨读读古诗古词,让粽香伴着书卷气

又是一年端午至,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人们吃粽子、饮雄黄、插艾草、戴香囊、划龙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这个与伟大诗人相关联的节日里,我们不妨读读古诗古词,让粽香伴着书卷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读传统文化、过好传统佳节。

赛龙舟忆屈子

竞渡诗

卢 肇(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大型龙舟在三峡大坝前水域表演。郑家裕 摄

一条龙舟贯通古今。龙舟的特征表现在龙头、龙尾上,此外还有各种装饰。每逢端午,事先要修龙舟,训练水手,到节日再进行龙舟比赛。

关于端午的起源,下列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哪一个,说法甚多。过去比较通行的解释为了纪念屈原。近代学者研究证明,端午节的许多活动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其起源可能是为了祭祀水神或龙神,赛龙舟与古人对龙的图腾崇拜有关。后来各地又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对端午起源作了自己的解释,而纪念屈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包粽子吃五黄

乙卯重五诗

陆 游(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窈口村村民在包传统灰汤粽。徐昱 摄

据载,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所以粽子又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所以又有“筒粽”的称呼。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黍米,因水中含碱,称碱水粽。到了唐代,粽子更有颜值,出现了锥形粽、菱形粽。宋朝时,已有果品入粽,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状造型的时尚。元、明时期,粽叶从菰叶变革为箬叶,以后又用芦苇。到如今,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红枣;南方则有鲜肉、火腿、蛋黄等。

除了粽子,江南各地流行吃“五黄”或“五红”。五黄一般是指5种带有“黄”字的食品,比如黄酒、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黄等。五红是指5种红颜色的菜,譬如苋菜等。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1 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插菖蒲悬艾草

浣溪沙·端午

苏 轼(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民间习俗认为五月有“五毒”,即毒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

进入农历五月,长江流域是梅雨季,雨多、溽热、潮湿,易产生霉变。在黄河流域,害虫现身,北方最怕干旱,旱则百虫生。艾草和菖蒲具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医药功能,因而受到青睐。今天许多地方的民俗中,仍延续着相关传统,如门前插菖蒲、悬艾草,喝雄黄酒等。

浴佩兰画童额

这首诗的意思是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渔家傲

欧阳修(宋)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浙江省义乌市三溪堂国药馆举行的端午非遗传统文化节上,长辈们正为孩子点雄黄。吕斌 摄

蓄兰沐浴和悬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除毒之俗。据《大戴礼记》载,五月,“蓄兰为沐浴也”。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端午也被称为浴兰之月。一般来说,人们是用煎蒲、艾等香草沐浴。比如,在岭南地区,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比较常用;在湖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

画额,是指用雄黄涂抹小孩子的额头。孩子不可饮酒,故用雄黄抹在小儿额头,借雄黄以驱毒。

斗百草采杂药

学士院端午帖子

苏 辙(宋)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寻芳空茂木。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斗草得幽兰。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4。

歌舞纤絺健。

嬉游玉佩珊。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湖公馆幼儿园的孩子们斗草过端午。葛宜年 摄

碧艾香蒲处处忙,细缠五色臂丝长。端午在历史长河中踏浪而行、至今不辍,其丰富的节俗内容不仅蕴含着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记忆。

出品|人民日报N°生活工作室

策划|孟扬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生活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上一篇 2023年05月24 01:42
下一篇 2023年05月10 05:30

相关推荐

  • 三行诗怎么写,三行诗经典作品

    三行诗,这是一种微型诗。而微型诗是一种有着比较严格限制的独立诗体。所以我们把微型诗定义为三行内,一般不超过30字的诗。三行体诗从古至今都有人在作。三行体诗,这种体裁的诗历史上见诸各诗人手笔;其中文艺复

    2023年05月19 285
  • 元曲中悼亡诗的意思是什么,元曲是什么和什么的合称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2023年04月17 277
  • 但求落幕无悔的上一句,不闻结果如何但求落幕无悔

    Tobeornottobe?这是一个永恒的生存命题。以我并不丰富的人生经历来看,人类并不会因为年龄增长就自然学会杀伐决断、落子无悔。恐怕是我还没遇到卓越的人,不闻结果如何但求落幕无悔,在我身边,有一个

    2023年05月04 260
  • 诗情画意什么意思,诗情画意一般形容什么

    名字,诗情画意一般形容什么,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件礼物,寄托着父母的美好希冀,更将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而古诗词深刻隽永,寓意丰富,是宝宝取名的不二之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120个古诗词中的女孩名

    2023年05月01 226
  • 带有梨花的诗句,带有梨花的诗句及含义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3.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仇远《寒食雨三首·梨花白白柳条青》4.棠

    2023年05月19 293
  • 淡泊名利的诗句,表达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诗句

    1.避则无憾于人,弃则无累于己。噫,可不忍欤。——《劝忍百箴》。避开了利,表达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诗句,就可以使人没有什么遗憾,抛弃了权利,就可以使得自己没有什么劳累。面对名利,怎样才能不忍住自己的占有

    2023年04月11 291
  • 表达相思之苦的诗句,对一个人朝思暮想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皓月皎皎当空照,岁月无情催人老。在那个东风又至小楼的夜晚,李煜可曾因他还活着而沮丧,可曾因最初偷生的选择而后悔?今

    2023年05月30 288
  • 醉酒的诗句,最美的醉酒词

    她是“藕花神”;她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她被誉为“词国皇后”;她是柔情与豪气并重的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号称易安居士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还是个酒道中人,她的的酒

    2023年04月16 296
  •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上一句,不去楼兰终不上一句

    青海:指青海湖。穿:磨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

    2023年05月23 250
  • 一张一弛的下一句,一张一弛,其备不忒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常用它来表达工作生活要劳逸结合的观点。这种用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人会把这句话中的“文”和“武”,理解成学文和习武,这就不对了。“文武之道,一张一

    2023年05月23 269
  • 形容生气的诗句,表达内心愤怒的诗句

    作品全文《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形容生气心情不爽的诗11、诗句: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出自:宋代·王禹偁《春居杂兴二首》释义: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惊走了

    2023年05月26 306
  • 元杂剧及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和元杂剧四大家是一样吗

    元曲四大家是谁?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

    2023年04月11 28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