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描写音乐的诗歌中,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可以说是并立的三座高峰。清代方扶南在《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中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诗歌意境词语四个字,白足以移人。”,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也形容都市建筑富丽堂皇的景色.【万顷烟波】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舞燕歌莺】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烟波万顷】形容广阔的水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横槊赋诗 2. 形容诗歌的四字词语都有哪些 妙笔生花 释义: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绘声绘色 释义:绘:描绘,描摹。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全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流转匀称,优美和谐,特别是描绘琵琶的演奏,比喻贴切,化虚为实,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听颖师弹琴》
【惊才绝艳】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金辉玉洁】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绝妙好词】绝:极,最.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绝妙好辞】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落笔妙天下】形容文章的文辞精妙无比. 【喷珠噀玉】口中喷。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妙笔天成、浑然天成、浑然一体、拍案叫绝、引人入胜、妙笔生花、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恰如其分、文采飞扬、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一气呵成、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才华横溢、天马行空、一唱三叹 。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清代朱彝尊:“写琴声之妙入髓,又一一皆实境。繁休伯称车子,柳子厚志筝师,皆不能及,可谓古今绝唱。”(《批韩诗》)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明末清初黄周星:“本咏箜篌耳,忽然说到女娲、神妪,惊天入月,变眩百怪,不可方物,真是鬼神于文。”(《唐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