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苏轼(北宋)《和董传留别》。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出自苏轼苏东坡先生的《和董传留别》。原文如下: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原文】
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一开端,就吟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经典地阐释了读书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粗缯大布”,说明董传家贫,穿不起一般读书人穿的绫罗绸缎,同时。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释义】
读书可以提升人的修养和境界,一个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人,不需要刻意打扮,也会由内而外显现出高雅不凡的气质。
【启悟】
读书,悄然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作家三毛也讲过一段话:“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高品质的阅读,总能让人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得到启迪,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保持活力,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滋养正气。读书,悄然提升了我们的格局。西汉刘向有一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国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当你在读书过程中提升了格局,你的内心就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更加强大。知性、自信、稳重,这些隐性的特征渐渐会通过你的谈吐举止表现出来。书读得多的女子,气质温婉,书香氤氲;书读得多的男子,气质高雅,学识渊博。所以有人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读书,悄然让我们看见了更开阔的世界。博尔赫斯说:“望远镜是视力的延伸,电话是语言的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的延伸,而书则完全不同,它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读历史,可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读哲学,可知平衡、思进退、顺潮流;读文学,可开胸襟、增才智、雅情操;读伦理,可懂荣辱、明义礼、辨善恶;读军事,可晓谋略、悟机理、得镜鉴。
腹有诗书气自华下一句是什么——答案: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和董传留别 [ 宋 ]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