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赞美花和人漂亮的诗句,女人都希望别人夸自己美,即使面对遁入空门的大和尚,也忍不住要偷偷的问一句我美不美。这个问题既然是问大唐圣僧的,那我们就从古诗词里帮圣僧寻找些答案吧。
〔唐〕韦庄《菩萨蛮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唐〕李白《古风》: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宋〕欧阳修《蝶恋花·》: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1、花美人更美,春色满人间。2、花美人更美,情深海更深。3、花美人更美,桃花别映红。4、花美人更美,人比花娇媚。5、 花美人更美,情浓爱亦浓。上联: 花美人更美;下联: 情浓爱亦浓 。
〔元〕汤显祖 《牡丹亭》: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宋〕晏殊《渔家傲》: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
〔南朝陈代〕陈叔宝《玉树后庭花》: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古人又喜欢将美女比作花,《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便各有一花相喻。荷花美丽,高洁,纯净,常常被古人用来与美人相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这句诗本是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今天的我们更多的用来形容女子的素颜美,未经整容的美。
诗中的芙蓉即为荷花。芙蓉本是荷花的别称,魏晋时期的诗人文士曹植、潘岳、鲍照均作过《芙蓉赋》。直至唐代,荷花还常被叫作芙蓉。大约自宋代起,鲜有人将荷花叫作芙蓉了。
〔唐〕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花美人更美,桃花别映红的意思是桃花很美丽,但姑娘的脸庞相映着鲜艳的桃花,更加美丽了。
〔唐〕武平一《妾薄命》: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唐〕王昌龄《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晋〕傅玄《傅玄诗集》: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
〔唐〕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
〔宋〕李清照《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荷花太过高傲,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牡丹太过华丽,更像是高高在上的贵妇人。唯有木槿花,欲语还羞,更像是一般的女子。清高、富贵之人总是少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或三五成群或踽踽独行者,大都是一般的女子,而正是这一般的女子,成就了街角最美的风景。
上联:人在花丛中花美人更美 下联:屋存石山下石华屋重华 上联:人在花丛中花美人更美 下联:山于春色间春江山重江 上联:人在花丛中花美人更美 下联:山于春色间春青山犹青 上联:人在花丛中花美人更美 下联:山于。
《诗经》里:“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便将少女喻作芙蓉花,这里的舜华便是木槿花。自从诗经里用蕣华形容女子容貌后,后世也多有沿用。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你侬我侬,情投意合时,也是需要对女性做一些全方位的细致入微的夸赞的。
〔宋〕柳永《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绛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醉人的幽香阵阵袭来。只见美人微微一笑,轻启朱唇:“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呵。”
〔宋〕李清照《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宋词里关于女性的描写不胜枚举,即使如苏东坡,辛弃疾这般豪放派大词人,也有很多香艳的婉约词,留待往后再做整理。
美人赏花,花美人更美;残荷听雨,雨残荷亦残。美人赏花,花美人更美;红枫展叶,叶红枫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