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矜细行,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原文,终累大德。”各级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
原文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释义】: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山那么高,也不是一两日的功劳。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
——《尚书·周书·旅獒》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出自《尚书·周书·旅獒》。
全句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现在用于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出处。
大意是:在小的行为上不谨慎,终究会连累到大的德行,比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工作未完只在于一筐土。这句话本是召公劝诫周武王,怕他玩物丧志而说。告诉他如果不谨慎修养德行,最终可能会连累自己的名节,功亏一篑。后人也常用这句话告诫世人要重视小事小节,从小事做起,养成自己高尚的德行。
译: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出处:孔子与其弟子《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
国外有谚语说:“失了一颗铁钉, 亡了一个帝国”就是因小失大的典型。一个帝国的灭亡,一开始居然是因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的战马的一只马蹄铁上的一颗小小的铁钉松掉了。将军战马马蹄上一颗铁钉的丢失,导致战马在关键时候摔倒,而造成将军的死亡,使得这这场战争失败,最终使得国家陷入不利,最终灭亡。这是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每次一点点小的变化,最终会酿成一场难以估量的灾难。
万丈高楼平起于平地。领导干部要培养自己高尚的官德,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也需要从小事小节做起。领导干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首先就要澄清认识、凝聚共识。要去除“旁观者”的心态。一些干部总认为风气不好是别人造成的,自己只是受害者,一边抱怨从政环境不好,一边又吹又抬、又跑又送。须知,良好从政环境需靠全党用心营造、上下共同维护,人人都不能是旁观者。要破除“好人主义”的恶俗。一段时期以来,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老好人”的庸俗风气,在一些地方蔓延滋长。历史证明,对恶的默认和纵容最终会“引恶烧身”,明哲保身最后总难免“失身”。要反对“环境决定论”的推脱。有的人片面认为大环境自己改变不了,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为自己开脱。要正确把握“大环境”与“小环境”的辩证关系,绝不能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中无所作为。反对“颠倒黑白”的麻木。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引用“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旨在告诫领导干部“细行”关乎无小事,关乎关乎精神、关乎作风,关乎事业成败,要抓常、抓细、抓长作风建设,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