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必寡信下一句,轻诺必寡信补充完整句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轻易许诺必定失去信任,轻视问题必定遇到更多困难。故而圣人总是重视困难,所以最终无难事。曾仕强先生解读夫轻诺必寡信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轻易许诺必定失去信任,轻视问题必定遇到更多困难。故而圣人总是重视困难,所以最终无难事。

曾仕强先生解读

夫轻诺必寡信。你看看那些随便答应人家,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最后都是做不到,都是没有信用的,因为他讲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时候,他并没有了解事情的整个状况,等他看懂这个状况那根本不可能嘛,那不可能,你已经答应人家了。不是欺骗,而是没有信用,因为你答应得太快了。

多易必多难。你看着容易的反而越来越困难,你刚开始看到很难的,结果越来越容易。所以,我们一般人见大人物要小视之,才不会吓自己;见小人物要大视之,才不会去惹他。惹他,他反弹起来,你也是很麻烦的。

见难事要从容易处去看它,见容易的要想好像没有那么容易,要更加小心一点儿,这当中可能有很多隐藏的陷阱自己没有发现,这样就好了。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样我们才知道,圣人做任何事情,都抱着一种不容易、不简单,要谨慎、要小心的态度,所以最后他都没有困难。

如果圣人说,我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谁难得倒我,这种小事情不用操心,那就是大意失荆州。孔明那么了不起,他怎么可能没有算到关公会失掉荆州?他老早就知道了,只是一开始,他处理得不是很理想,事后又很难去补救。

我们常常讲艺高人胆大,最后是吃亏的。精于游泳者才会死于水,看人家跳水容易得很,你去试试看,一栽下去就出不来了。另外有人说跳水不容易,看看气候,看看水流,看看今天自己的状况怎么样,这种人永远不会死在水里面。

圣人照理说不应该有难的感觉,可是他虽然是圣人,犹难之,还是不认为任何事情是那么简单的,还是多多少少觉得自己要小心,因为可能碰到困难。因此他“终无难矣”,即从来不会碰到难题。

轻诺必寡,下一句是:多易必多难。《老子》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绣球花

傅佩荣先生解读

轻诺必寡信,轻易许诺的,一定很少能守信。我年轻的时候就犯过这个错。事情是这样的:我父亲有一个朋友,他在一家杂志社里面做翻译,接了很多翻译工作。我在当时是念硕士生,这位长辈对我说,你念哲学正好,我有一篇有关《荀子》的翻译,让你把它翻译成英文。当时我没有想太多,心里想《荀子》中文本还算清楚,翻成英文大概勉强也可以。简直是不知道轻重,就轻易承诺了。

承诺之后,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毛病很多,别人要我帮什么忙,我都一口答应,到最后很多事情都做不完。这件事呢,到了快交稿的期限,我就勉为其难,并没有做得很认真,等我把翻译的稿子交给这位长辈,他看了之后对我说,他非常失望。

所以这是我早期年轻的时候,觉得惭愧的事情之一,因为连带的让我父亲也受委屈了。如果我早先思考的多一点,知道自己时间不多,能力有限,就不要答应别人。但是答应别人的时候很爽快,一句话,没问题,后面可能就要花上半年、一年的时间去实践诺言。

轻诺必寡整句为夫轻诺必寡信,下一句是:多易必多难。意思是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轻诺必寡整句为夫轻诺必寡信,下一句是:多易必多难。出自《老子》第六十三。

所以从那一次以后我就学乖了,以后别人要我帮任何忙,在答应或许诺之前,我一定要先想清楚。比如说现在有人要我做什么事,我会说先想一想,尽快给你答复。否则,你不但没把事情做好,又耽误别人了。因为别人既然交给你做,他就没有考虑其他人了。等到时间到的时候你没做完,那别人怎么办呢?

轻诺必寡信下一句什么不立“轻诺必寡信”的下一句是多易必多难,而不是“民无信不立”。这一句出自《lz》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轻诺必寡信下一句

有一句话说得好,“事非经过不知难”。并且,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所以我们在下一集谈到《老子·第64章》有一句话就特别值得注意了,就是老子说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结束的时候还是像在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失败。代表你要有始有终,一路认真做到结束。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圣人总是把事情看得很困难,以至于最后毫无困难。我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喜欢一句座右铭,叫做“举重若轻”,把重的东西举起来,好像它很轻一样。为什么?因为你有足够的实力,准备了很久,才有这样的能耐。

圣人不就是如此吗?所以圣人把所有事情都看得很难,也就是以一种“戒慎恐惧”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所要做的每一件事。事实上,天下没有真正容易的事,因为容不容易是相对的。对于准备好的人来说,它是容易的。所以我们常常说一句话,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的。你准备好的话,机会一出现,你把握住,马上产生正面的效果。相反的,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再多的机会给你也没用。

绣球花

南怀瑾先生解读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是老子把人世间的经验累积起来,告诉我们,一个轻诺的人必定寡信。我经常告诫年轻的同学们,不可随便答允别人的请托。有人托你上街代买一块豆腐,另有个人托你带一包盐巴和糖,你都说可以,结果回来时都忘了,反而害得人菜炒不成,咖啡喝不成,误了别人的事。随便允诺所请则难守信。换句话说,观察一个人,如果是轻诺者,此人多半寡信。

必寡言上一句是夫轻诺。出处:《老子》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译文:所以,圣人始终不贪大喜功,所以才能成就大业。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

历史上写季布“重然诺”,就是很重视承诺,你要求他一件事,他不轻易答应,只要答应就一定做到。

司马迁在《史记》上写的《刺客列传》,只举了荆轲这一个人的例子,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有人对于人家对自己的好处都不理,等到最后自己老母亲死了才对那人说,你一直对我好,我几十年都记得,为什么不理?因为还有母亲在,现在母亲过世了,我已无牵挂,现在我这条命也是你的,这叫做“重然诺”。所以为人之道,不可轻诺而寡信。人生在世,常想做很多事,帮很多人,结果一样都办不成,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论语》上面记载,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道:“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想要布施,救天下的人,少吹牛了,救一个算一个,还算切实一点。有一些人动不动要学佛度众生,而事实上自己的太太或先生都度不了,还度什么众生呢?所以,学佛的人注意,随便发愿度一切众生,犯了一个戒,就是轻诺寡信,这是不可以的。

“多易必多难”,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认为天下事不难,最后,你所遭遇的困难更重。天下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都不可以随便,连对自己都不能轻诺。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想做大丈夫,救这个国家,劝他慢慢来,先救自己,有能力再扩而充之;否则自己都救不了,随便吹大牛,就是轻诺。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句话是老子说的,可以说非常具有哲理性。前一句"轻诺必寡信"比较好理解,是说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后一句"多易。

许多人,甚至几乎所有的人,活了几十年都还在这两句话中,违背了老师朋友们所规训的道德,一无所成。我们年轻人都应立志,结果,几十年都没有做到自己所立的志向,这也是轻诺。所以,人生要了解,天下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因为重视天下事;他不但不轻视天下事,也不轻视天下任何人。因此,才不会有困难,才能成其为圣人!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上一篇 2023年05月14 05:23
下一篇 2023年04月25 10:48

相关推荐

  • 战地黄花分外香全诗,战地黄花分外香原诗词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的这首《采桑子·重阳》,写于1929年10月11日,农历重阳节。《毛泽东年谱》记载:当时临

    2023年05月30 283
  • 元曲词作家那个好,元曲作家有哪些

    千年以来,落日,一直是诗人们吟咏的话题,有些诗人写落日的壮观景象,有些诗人借落日抒发人生感悟,有些诗人通过落日联想起人世沧桑和自身的无限哀情……落日,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古往今来,诗人们吟咏落日的

    2023年04月17 263
  • 送别的诗句古诗,送别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李叔同为好友许幻园写的《送别》歌曲。《送别》歌曲所展现出来的艺

    2023年04月13 274
  • 描写深秋的诗句,描写深秋的诗句古诗大全

    有一个成语叫“伤春悲秋”。春天,百花盛开,描写深秋的诗句古诗大全,还是高兴的事居多,可是,到了秋天,世人似乎就自动陷入悲愁状态。一年快到头了,叶子落了,都是让人伤感的。10首昂扬的秋日诗词,心情不好的

    2023年05月14 307
  • 一年好景君须记下一句,人间好景君须记下一句是什么

    夜读·开卷有益“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人生不一定要远行,手边的光阴,也一样有你想要的答案。今天推荐的好文章,摘自著名作家肖复兴新书《正是橙黄橘绿时》,文字真诚而质朴、温暖而有力。“

    2023年05月03 249
  • 不要人夸颜色好下一句

    爱的延续-“母亲邮包”2013年4月,雅安地震发生,众多同胞的罹难让邰祥梅无法控制住自己悲伤的情绪。“记得当天我马上给总部用邮件书面报告情况,然后又打电话给公司高层汇报了灾难的严重性,那天,我的眼泪真

    2023年05月25 257
  • 写日的诗句,描写日的古诗大全300首

    日出时,旭日东升、充满希望、充满光明、朝气勃勃的景象引得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为它写下动人诗篇。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杨柳青青江水宽

    2023年04月20 216
  • 爱家乡的诗句,赞美家乡的唯美诗句

    久在异乡,总是会思念家乡,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声鸡鸣,一声狗吠。故乡是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诗,世界上所有关于故乡的思念,都可以变成一首绝妙动人的诗。人在异乡,总怀念故乡的味道,赞美家乡的唯美

    2023年04月21 280
  • 元曲的创作规则,楹联创作的六条基本规则

    诗歌之所以称诗歌,是语言文字和音律碰撞产生的艺术!以汉字诗歌为例,下面详作解析。汉字的读音是由声和韵合读产生,并加入了声调,可以区分同音异义字。声调分为四声,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单理解,平

    2023年04月13 278
  • 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下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后半句

    秦汉时期,江南属于不毛之地,经济不发达,也没有多少美景,但经过魏晋南北朝几个朝代的发展之后,江南已经大为改观,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几个朝代的皇帝对致力于发展江南。到了唐朝,虽然经济重心还没有南迁,但

    2023年05月31 274
  • 道别的诗句,道别珍重的诗句

    世间有聚就有散,聚的时候,固然是欢乐的,可离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感伤。欧阳修说: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这是人生常态。可诗词君还是喜欢李白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要分别了,就让我们饮中杯中的酒,最

    2023年04月26 262
  • 赞颂老师的诗句

    明天(9月10日)我们将迎来教师节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老师的辛苦付出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3.群峭碧摩

    2023年05月08 30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