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古诗的意思,别董大古诗的意思翻译及注释

《别董大》胡莎莎演唱《赠卫八处士》里,杜甫与昔日好友重聚,他动容地写下这样两句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shēn)商,是天上两颗星星的名字。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商星居于东方卯

《别董大》 胡莎莎演唱

《赠卫八处士》里,杜甫与昔日好友重聚,他动容地写下这样两句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参(shēn)商,是天上两颗星星的名字。

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两星一出一没,永不相见。

《别董大》是一首诗。《别董大》其一的意思是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暗,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其二的意思是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城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

杜甫说:

人世间的聚散无常,有时就好像西方的参星与东方的商星般,你起我落,不得相见。

天下间无不散之筵席。

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所有的携手,都指向着别离。

于是有了李叔同《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有了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别董大古诗的意思翻译及注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有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人们的送别,或豪壮,或凄美,或惆怅,或洒脱。

但无一例外,都寄托着对朋友最美好的祝福。

在所有这些祝福里,我最喜欢的,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两句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必忧愁前路没有知己,天下间还有谁不识得你呢?

它出自高适的名篇,年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别董大 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是送别、分别;“董大”一般认为是高适的好友、著名琴师董庭兰。

这首诗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

这一年的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作为其门客的董庭兰,也只得怅然离开长安。

冬,董庭兰和高适会聚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

此年的高适43岁,已然到了不惑之年,却仍然失意落魄。

他以为人到中年的自己,该是功成名就,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锦绣人生。

在官场游刃有余,在沙场驰骋无敌。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是董庭兰,因家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他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天宝六年春,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

官场屡屡碰壁,四处漂泊、潦倒落魄的他,甚至穷得付不起酒钱。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人人都渴望“年少有为不自卑”,可绝大多数人,不再年少了,却依然无为,依然自卑。

而是两个落魄失意者,多年后重逢,彼此携着手细细打量着对方。

鬓发有些斑白,衣着有些朴素,眼角眉梢俱是沧桑。

然后似理解、又似安慰般的,哑然一笑。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此时此刻,罗隐的两句诗用在此处,竟也很是贴切。

然而就是在这样彼此都狼狈不堪的境遇里,高适写下了这样悲壮而不失意气、昂扬的诗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已是日暮时分,落日黄云,四野苍茫。

北风狂吹,大雪纷纷而落。

一对久别重逢的好友,短暂相聚后,转眼又将各奔他方。

别董大古诗的意思

天地广大,人世苍茫。

这一别,不知我们会否还有重聚之日?不知那时重聚的我们,又是何等模样。

《别董大》诗意: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只有一句,庭兰,我想赠给你的,只有这一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一去,不要担心前路遇不到知己。

你这样好,这样才情横溢,这样负有盛名,天下间还会有谁不识得你董庭兰呢?

好像陈述事实般的肯定,又好像寄予祝福般的深情。

世人常常说:知音难觅,知己难求。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增广贤文》)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红楼梦》)

高适又如何不知晓?

被理解,是件幸事,可又是一件多么奢侈、多么难得的事。

别董大古诗的意思

我们笑着说再见,却深知再见遥遥无期。

既然我无法长久陪在你身边,那么,我便把世间最好的祝福赠予你:

愿你知己遍天下,一生不孤单。

《别董大二首》原文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

愿你前路坦荡而光明,世人都识得你,都爱你敬你,都理解你懂得你,都为你的琴声深深着迷。

你我终有一别,而我祝别后的你:

继续高歌欢笑,迎来一个个全新的开始。

别董大古诗翻译: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04:48
下一篇 2023年05月14 13:26

相关推荐

  • 可怜身上衣正单下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表达的是

    人生匆匆,转眼已人到中年,人生已过半。渐渐明白,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都只是人生瞬间,坚毅隐忍,进退有度,才能行稳致远。今天说些中年人才能读懂的诗。“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2023年05月18 246
  • 祝福中考成功古诗句,古诗中祝福新婚的诗句

    1.七绝致中考学子(平水韵)寒来暑往惜时光。戴月披星苦读忙。夜里挑灯勤笔墨。龙门鱼跃好儿郎。【注】6月27日正值中考地生之时,赋诗寄语,金榜好题名,功夫不负有心人。书于2021年6月15日。2.七绝致

    2023年04月24 283
  • 含人的诗句,带人字的诗句飞花令100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2.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二首》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苏轼《西江月》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

    2023年06月01 288
  • 元曲兴盛的历史因素,元曲兴盛的历史原因

    杂剧繁荣的直接原因,朱经的《青楼集序》接触到这个问题。他说:“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庸俗易之。用世者嗤之。”似乎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从事杂剧

    2023年04月12 267
  • 元曲文化ppt,文化ppt

    第一讲“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第一课“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一、什么是曲及曲的分类1、什么是曲?我们所学习的曲,主要是指元曲。什么是元曲呢?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广义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

    2023年04月19 299
  • 元曲鉴赏辞典txt微盘

    那么,在古籍版本鉴定中,如何用好、用活书目、书影呢?我认为:一、要认真审核。书目,一般运用表格形式介绍古籍的基本情况,揭示一书异于他书之所在。应用的时候,要认真核实书名、卷数、著者、刻梓者或传抄者、刻

    2023年04月19 235
  • 山水诗人边塞诗人是谁,山水诗人和边塞诗人分别是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就是唐诗。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

    2023年05月18 240
  • 谁解其中味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传统戏恢复上演后,一批优秀剧目重返舞台,碗碗腔《囊哉》也随之应运而生。该剧系我院编剧朱学同志根据清初剧作家李十三的《清素庵》改编而成。它以李长清与范素玉、薛清乾与范素珠的姻缘婚媾为主干,通过对范自修嫌

    2023年05月13 258
  • 王丽娜元曲在国外,全国有多少叫王丽娜

    笔者认为:我国的当代诗坛,应该有一个“新旧繁荣、和谐共存、科学创新、持续发展”的整体文化思考?新诗虽然自觉借鉴于西方诗歌的散文化形式,但它毕竟要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健康成长,为何不能从旧诗的悠久传统中汲

    2023年04月12 223
  • 关于茶的俗语和诗句,关于茶与人生的诗句或俗语

    茶谚,关于茶与人生的诗句或俗语,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说,“谚:传言也”,也即是指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茶叶谚语

    2023年05月11 260
  • 整顿衣裳起敛容上一句,整顿衣裳起敛容什么意思

    琵琶行文:白居易|诵:瞿弦和|图:网络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

    2023年05月26 282
  • 元曲宋词书籍,唐诗宋词元曲书籍推荐

    宋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

    2023年04月09 27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