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到2022年,全国医务工作者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初心,经历了疫情的大考,在抗疫熔炉中淬炼本领,奋力前行。人民之上,生命至上!来自全国的346支医疗队,4.26万医务人员闻令而动,紧急驰援湖北抗疫最前线;上海30万医务人员尽锐出战,来自24个兄弟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5万余人的医疗力量星夜兼程,携手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一次次夜如白昼,是一次次义无反顾。
因为被需要,心要像善,所以勇往直前。坚定坚毅、从容自信,每一次习以为常的逆行出征,映衬出医者大爱,仁心仁术,映衬出一名医生最朴素的品质——善良。宽以待人,在工作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重;严于律己,在精进医术中懂得坚守与拼搏;饮水思源,在事业发展中懂得珍惜与感恩;顺境时勿忘自省,逆境时自强不息,成功时淡定从容,彷徨时秉承信念。
常怀善心,在人生旅途中方能行稳致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丁文祥教授是我国小儿心脏外科的奠基人。他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小儿心胸外科。年过90岁的丁教授至今还是一名“上班族”,坚持每周看门诊。考虑到外地患儿来上海就医的种种不便,他经常会把坐诊时间延长到下午两三点。丁教授说:“帮助他们当天做完检查、看完报告,这样他们可以省下一天住宿费,当天回家。”朴实的话语,可以感受到那颗守护儿童健康的善良之心。
一个人的心若能积极向上保持真善之美,则人生处处充满阳光般的温暖正能量!同时寓意着:一个人在生活中,保持着一颗最初的善心不容易也不简单,人生变幻无常,人心为上乃根本。无论是懵懂孩童,亦或是耄耋老者,每个人心中。
厚于德、湛于术,是流淌在医务工作者血脉中亘古不变的基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大爱无疆、始于行动,大医精诚、始于至善。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精神感召下,用爱心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关于向善的句子1、力到处常行好事,礼亏处常存好心。2、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3、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如戈兵。4、礼貌使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喜悦。。
秉持仁心,在事业征程上方能卓荦为杰。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院士为原型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大师剧《清贫的牡丹》演绎了王老的大医之爱,在目睹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死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后,他焦心如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不计个人得失、大胆求索,开创了癌细胞“诱导分化”疗法,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秉持一颗仁心,善作善成,守之弥坚,在祖国召唤之际,在人民需要之时,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用医者大爱成就人生梦想。
如今,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加入学医之路,一批又一批医学毕业生走上医生岗位,希望我们的同路人,能够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代共命运,将医者顶天立地的格局与风骨、厚德载物的温度与情怀,薪火相传。抵高山之巅,可见大河奔涌不息;立群峰之上,可鸟瞰长风浩瀚激荡。心若向善,又何惧风雨!
心中向善,摒弃杂念,一切都会好起来。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