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诗句,怎么用古诗夸人

韩城传媒网民生/社会/时讯/热点关注夸人是一项技术活。夸好了,收到的效果事半功倍。夸不好,就惨了。今天诗词君给大家介绍十首诗词。教你夸人夸出文艺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唐】王观你眉眼如画,星星

韩城传媒网

民生/社会/时讯/热点

关注

夸人是一项技术活。

夸好了,收到的效果事半功倍。

夸不好,就惨了。

今天诗词君给大家介绍十首诗词。

教你夸人夸出文艺范。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唐】王观

你眉眼如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独有仙人掌,不怕云遮掩。你是一池清泉,永不干涸,滋润万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是一轮皎洁的明。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用山水来形容女子的眼波和眉眼,有创意不说,还十分自然!

《诗经·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已经是形容女子美丽的标配,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怎么用古诗夸人,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采桑子》

【宋】晏几道

夸人诗句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

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筝》

【唐】白居易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

1. 赞美人的诗句 1、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陌上赠美人》 原诗 《陌上赠美人》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译文 我骑着高大健壮的良马踏步行走在落花上。

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关于夸人的古诗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

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黄庭坚《浣溪沙》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

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

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诗人们都喜欢用秋水来形容眼神。“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眼睛如秋水一般清澈明亮,十根手指像刚剥的水葱一样洁白无暇,这样的赞美,谁都喜欢吧!

《古风》

【唐】李白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李白给我们一个教训,后面那段就别说了,女孩子的都喜欢听好的!

《踏莎行·中吕宫》

【宋】张先

波湛横眸,霞分腻脸。盈盈笑动笼香靥。

有情未结凤楼欢,无憀爱把歌眉敛。

夸人诗句

密意欲传,娇羞未敢。斜偎象板还偷睑。

轻轻试问借人麽,佯佯不觑云鬟点。

《唐儿歌·杜豳公之子》

【唐】李贺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花蔓抖擞龙蛇动。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9、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2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1、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文库-夸人的诗句合集 。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红楼梦》

曹雪芹是夸人的高手,这是形容林黛玉的相貌,把林黛玉独特出尘的气质也形容的十分恰当。“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真个把林黛玉的性格形容得入木三分。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宋】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西宫秋怨》

【唐】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用对比的方法夸人,盛开的芙蓉都比不上你的妆容,水殿吹来的风伴着珠翠的香味。这样的女子,走路带着香风,让人十分喜欢呢!

夸人诗句

本期编辑:马丽

上一篇 2023年04月21 07:35
下一篇 2023年04月11 03:39

相关推荐

  • 下雨诗句,表达雨天的诗句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看着窗外丝丝细雨,伸手触摸,已觉十分凉意。20首微雨诗词,让你体会

    2023年04月12 219
  • 沾衣欲湿杏花雨全诗,春雨欲湿杏花雨

    诗僧志南生于宋朝,鄙人孤陋寡闻,此前,对其不甚了了。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介绍古诗词名句的文章,其中有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扬柳风”出自于宋代一个叫释志南的

    2023年04月16 211
  • 碧桂园s1秦淮世家新领元曲苑,碧桂园s1秦淮世家吴风苑

    江南吟(词十阕)王雁灵扬州慢•扬州行(姜夔体)商埠轩腾,运河飞渡,广陵古郡乘兴。望东关锦绣,喜北阙瑶琼。两淮岸、盐君应泰,碧桂园s1秦淮世家吴风苑,个园疏影,潇碧丛生。赏芙蓉、幽径迂回,恬淡无争。俊郎

    2023年04月18 241
  • 关于爱国的诗句名言,爱国的名言名句和爱国的古诗

    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爱家、爱国。心存家国,立身立德。一百句爱国诗词。哪一句打动你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23年05月18 216
  • 人闲桂花落下一句是什么,人闲桂花落为什么是春天

    诗词大会: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精神血脉相传。中华千年诗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今人读来依然血脉偾张,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人闲桂花落为什么是

    2023年05月15 250
  • 形容希望的诗句,寓意阳光与希望的诗句

    ■其实很简单,就像放风筝,把握住手中的那根线,然后放飞它,放飞自己的梦想,就算线断了,也不用奇怪,因为那没什么,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就算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捡起梦想的风筝,继续放飞,相信自己

    2023年04月17 273
  • 元曲发展情况简述,简述什么是元曲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其得以发展的源泉,“李杜诗篇万口传”描绘出唐朝古诗的鼎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出宋词的魅力。你可知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简述什么是元曲,又是何等的迷人?你

    2023年04月10 273
  • 有午字的元曲句子,元曲最唯美的句子经典语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宋朝,承续319年多,是一个最值得研究格朝代,钱穆讲: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勒了宋代,宋之前,大

    2023年04月18 226
  • 元曲的内容包括什么,元曲包括什么和散曲

    【版权元曲之佳,贵在朴实自然。于辞藻本色中,蕴世态酣畅。曲尽人情,品之如饮烈酒。跌宕起伏,如一骑而绝尘。元代文学,从1234年蒙古灭金。统一北方,至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134年。蒙古的铁骑。未能踏

    2023年04月09 267
  • 赠汪伦代诗人是谁,赠汪伦李白代诗人填写什么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许多送给友人的诗,《赠汪伦》是最为脍炙人口的唐诗之一。《赠汪伦》是一首留别诗,即诗人临别时赠人所作的诗。这首诗是李白即将离开泾县,好友汪伦前来送别,李白为表达对好友真挚情感所作。赠汪

    2023年04月19 248
  • 秋意浓的诗句,秋意浓的唯美诗句

    关注好词佳赏,共赏中华好诗词!时值金秋,处处红衰翠减,触物即景,总易惹起悲秋之意。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中,秋意浓的唯美诗句,“悲秋”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历朝历代诸多诗词大家为我们留下了篇篇不朽的“悲秋赋

    2023年05月10 250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一句,女朋友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失望并不可怕》失望并不可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一句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决定这个社会性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力

    2023年05月02 2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