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的诗句,独坐敬亭山翻译及注释

《独坐敬亭山》是诗仙李白在一次独游敬亭山时,感怀孤独所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全是原文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

《独坐敬亭山》是诗仙李白在一次独游敬亭山时,感怀孤独所作: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全是原文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

山中的群鸟已经飞尽,孤独的云也独自飘的越来越远,它们,都离我远去了。只有敬亭山,我们彼此相看,互相慰藉。

在这首绝句中,李白以一贯的浪漫主义手法,加之简洁明了的写法表达着自己的孤独。人们从诗中看到了别具一格的旷世孤独,也看到了无奈。而我从诗中看到的除了孤独,还有一份,属于李白的那份独有的傲然。

李白《独坐敬亭山》全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赏析。

李白雕像

山中群鸟怎么会飞尽呢?云既能远就会近,形状聚又散,周而复始,又怎么会远离至天边再不回来呢?可是李白说,它们的确是远了,抛下了敬亭山,远离了我,独留下我。我虽然孤独,可是并不黯然神伤,因为还有敬亭山,它看着我,我看着它,我们互相倾诉,彼此懂得。

李白独坐敬亭山诗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表达。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尤其在巍巍一座山面前,更是犹如沙粒。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一座山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包含着土壤溪流,滋养着花叶树木、飞禽走兽,接受着春风雨露,迎接着风沙雪霜,却永远傲然矗立,任凭天地变幻;而从思想艺术的角度来说,由于山在大自然中的主动地位,就如江海一般,可孕育生命,可滋养一方水土,所以山又是令人敬畏的;最后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因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加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又是美的,或秀美,或俊美,或险峻,总之,山都是美的。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诗中李白用非常流畅自然的口吻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畏喜爱如敬亭山,敬亭山也欣赏理解着我,对其山而言之,其中的心胸浩瀚之感,足以让人久久回味。除了孤寂的太白,还有傲气洒脱如太白,太白如敬亭山,二者才能平等相看,互诉心事。所以,那份独有的傲然,也只属于曾经那浪漫洒脱、诗酒临风的诗仙了。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因为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和留存注明,有人说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所作,也有人说是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经过推断,独坐敬亭山翻译及注释,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此诗作于761年,结合诗中意境我也同样认可这种说法。

独坐敬亭山的诗句

天宝十二年(753年),李白初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市),应其从弟李昭相邀初游位于宣城北部的敬亭山,当时的李昭是宣城长史。初到宣城时的李白尚在中年,其诗作已是大有名声,到宣城之后受到当地太守和一众文人墨客的热情招待和推崇。性情洒脱喜欢饮酒交友、寄情山水的李白当时也是常与众人热闹,饮酒赋诗,写下的有关敬亭山的诗篇也都是豪情激昂的。所以人们经过推断认为说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年似乎不符合常理。

安徽宣城敬亭山

那么这样来看,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这个时间的背景就大不相同了。此时的李白经过了安史之乱,蒙冤入狱,流放被涉这一系列的变故后,在经历了重重打击和长期辗转流离的境遇下,刚获得自由身两年的李白,来到了他依然喜爱的敬亭山。这是他第七次来到宣城,敬亭山一如往昔,然而李白已不是当初那个纵情潇洒,众人尊崇的李白,他年逾花甲、且几年间屡遭不幸,已是身心疲惫,内心怆然。

两种背景相比来说确实是后一种更符合这首《独坐敬亭山》的创作氛围了。

然这并不是肯定之意,只能说可能性更大。

一来李白的一生并不是自安史之乱后才遭受变故,自而立之年起,他的人生中便充满了起起伏伏,穷困潦倒有之,遭人嫉恨谗言有之,自暴自弃有之,得帝王赏识有之,郁不得志亦有之。所以在一人独游敬亭山时,想到人生境遇的种种起落,抒怀遗世孤独之感并不是没有可能。

独坐敬亭山诗句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的诗句

二来对于整个生命和文学创作都以浪漫色彩浸染的李白来说,无论境遇是好与坏,无论孤身一人还是众人齐欢,当酒尽人散,在独对敬亭山时,周遭清净下来,他看着远去的飞鸟和云朵,独自饮酒,望着自己喜欢的敬亭山,抒发这份洒脱的孤独同样符合情理。

独坐敬亭山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纵然孤独,我亦旷世而立,这便是诗仙的风度,诗仙的哲学。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22:32
下一篇 2023年05月11 20:28

相关推荐

  • 描写天鹅的诗句,写天鹅的诗词名句

    ​题记:天鹅羽毛洁白,体态优美,叫声动人,行为忠诚,东西方文化,写天鹅的诗词名句,不约而同地把天鹅作为"纯洁、忠诚、高贵"的象征。,题目:散曲一支《颂天鹅》良禽择水棲。以歌为鸣。素雅心干净。描写天鹅的

    2023年05月25 208
  • 长歌行诗句,一年级《长歌行》古诗

    这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已经失去的东西,而是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人生不过四季:春、夏、秋、冬。四季虽能轮回,但生命不会重来,只有春种一粒粟,才能秋收万颗子。本以为过了今天有明天,过了明天还有后天,但有时错

    2023年06月05 244
  • 生命诚可贵下一句,生命诚可贵全文七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创新科技理念今天生命诚可贵全文七句,狼是高贵的动物,在风雪中穿行,在月夜里长啸,享受着自由的乐趣。富兰克林说:“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

    2023年04月26 217
  • 松诗句,松树坚强不屈的精神的古诗

    -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魏晋:刘桢《赠从弟》-2-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

    2023年05月21 295
  • 元曲等于戏曲吗知乎,元曲是戏曲吗

    相信大多数人都对唐诗、宋词有着很深的了解,元曲是戏曲吗,《唐诗三百首》更是小朋友的必备读物。那么对于元曲,大家又有多少了解呢?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也有大家都有所耳闻的元曲如

    2023年04月11 264
  • 元曲的由来兴起没落,没落的

    元钱选山居图(局部)比起全唐诗全宋词来,全元曲可是够客气的,《全元散曲》也就收了——嗯,总共3853篇……一天读个一篇的话,读个十年也就差不多了吧。不象全唐诗全宋词动不动就得读个一辈子、两辈子的。WH

    2023年04月20 268
  • 气吞山河气魄的诗句,大气魄大格局的诗词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有所思》寄意寒星

    2023年05月10 283
  • 唐诗宋词元曲完整版无删减,唐诗宋词元曲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

    2023年04月14 283
  • 描写英雄的诗句,赞美英雄的古诗

    英雄赞歌少年强则国强,请让我们新时代的少年铭记在哪血雨腥风的年代,有多少年小英雄为了新中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献上《沁园春.十位少年小英雄》。沁园春少年英雄王二小(1)王彦松平山龙沟,养育英雄

    2023年05月18 235
  • 阿西吧怎么接下一句,阿西吧后面

    如今,在这个万物皆可“嗑”的时代,看见马路上红色蓝色的垃圾桶都像极了自己的CP在发糖,大呼一声“自古红蓝出CP”。在嗑学家们的眼里,无所不能嗑,万物皆可嗑,我可以是假的,我的CP必须是真的。每逢热剧热

    2023年04月17 287
  • 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歌颂情谊的诗句六年级

    俗话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朋友如一杯烈酒,给寒风中的心送来温暖。朋友如一阵清风,在你烦躁时,宽慰你的心灵。古龙说:世上有比友情更令人感觉温馨的吗?好酒难得,好友更难得。今天诗词君要分享8

    2023年05月20 229
  • 早起的人儿搞笑下一句,早起的鸟儿下句神回复

    用朝阳为你温一杯浓情牛奶,用真心为你做一根激情油条,用清风为你奏一首舒心歌谣,用短信为你道一声真挚祝福,早起的鸟儿下句神回复,愿收到的你,新的一天心情舒畅,激情飞扬,工作顺畅!朋友,早安!早上好,吃饭

    2023年05月30 30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