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越千年出自于哪首诗,往事越千里出自哪里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上征伐乌桓,秋,大胜而归。回程的路上,曹操登临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具体位置有争议),望着滔滔沧海,往事越千里出自哪里,他胸中豪情洋溢,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秋风诗”—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上征伐乌桓,秋,大胜而归。

往事越千年出自于哪首诗

回程的路上,曹操登临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具体位置有争议),望着滔滔沧海,往事越千里出自哪里,他胸中豪情洋溢,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秋风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毛泽东的作品《浪淘沙·北戴河》全诗如下:《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当时乌桓是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的时候,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也是这一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勾结乌桓首领蹋顿(tà dùn),屡次骚扰边境,妄图东山再起。

为了断绝袁氏复起的后患,曹操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战争一打,就是近一年。

次年八月,两军在白狼山狭路相逢。当时乌桓军队数量众多,而曹操则兵力微弱,主力重兵都还在后方。

眼看着生死就在一线之间,曹操力排众议,亲手将所持麾授予大将张辽,按照他的提议:

往事越千年出自于哪首诗

趁着乌桓军队阵势不整,立刻交战。

张辽也不负众望,带领先锋部队,大败乌桓,临阵斩杀了以骁勇闻名的乌桓首领蹋顿,降者有20余万人。

这次战役,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让曹操统一天下的宏愿,再迈进了一步。

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此时我们再回头看这首《观沧海》,不难读出曹操心中,此时该是如何的波澜壮阔。

“观沧海”,一个“观”字统领全篇。

诗人一步步登上了碣石山顶,他举目望去,大海的恢弘壮阔,尽收眼底。

不远处有山岛突兀耸立,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两相映衬。

小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

一阵萧瑟的秋风掠过,大海上波涛暗涌。

在曹操的笔下,大海澎湃壮美,浩浩淼淼;山岛挺拔高耸,草木丰美。

出自现代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译文: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浪淘沙:词牌名。北戴河:在。

虽是秋色,却绝无半点衰飒寥落之气。

比之后世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更多了几分开阔意境、雄浑气势。

如果说,前面数句,诗人还在老老实实地据实写景。

那么到了结尾“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的想象力 ,终于开始痛快驰骋。

诗人仿佛看到,那浩瀚的海洋,成了万物的发源地。

往事越千年出自于哪首诗

光芒万丈的太阳,皎洁柔美的月亮,都自大海中来来去去,运行无拘。

星光灿烂,银河璀璨,都自海洋中孕育生发,然后冉冉而出。

它孕大含深,动荡不安。

它海纳百川,有容万物。

它吞吐天地,含蕴日月。

此时此刻,在诗人的忘情想象书写中,那本没有生命的大海,已然被赋予了卓绝而饱满的性格。

大海,终于成为了诗人自己的化身。

此时此刻,作为诗人的曹操,与作为政治家、军事家、野心家的曹操,合二为一。

他拥有着最博大的胸怀,怀揣着最恢弘的抱负。

盼望着如大海容纳万物一般,收揽英才,踔厉奋发,早日结束乱世纷争,一统天下。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毛泽东的诗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遗篇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观沧海》。这句诗是毛泽东在1954年夏写的。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在那个群雄逐鹿、白骨纵横的东汉末年,曹操曾是许多人心中,那个时代的希望。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塑造,一度让他成为“奸诈”的代名词。

然而在一代伟人毛泽东心中,曹操的地位却很是非凡。

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秦皇岛北戴河游泳,游完泳后,他一边在沙滩漫步,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身旁警卫好奇问他,念的什么?

毛泽东提高了声音,一字一字再念了一遍,正是曹操的《观沧海》。

他还补充说: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游罢上岸,他兴致依然高涨,写下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是指《观沧海》原文如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出自词——《浪淘沙·北戴河》。《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简析:这首词一开始就展现出雄浑。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人间岁月,如白驹过隙,太匆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场景总在一遍遍上演。

上一篇 2023年04月25 05:34
下一篇 2023年05月30 04:48

相关推荐

  • 满城尽带黄金甲全诗,史上最霸气的十首诗词

    不第后赋菊唐代: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不第后赋菊》原诗:不第后赋菊作者: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

    2023年04月25 237
  • 洒脱随性淡然的诗句,渴望自由的古诗词

    人生如逆旅,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一片花里,我们可以窥视到万千世界的规律。从一片叶子里,我们也能领悟到大自在的境界。从古人的诗词里,我们亦

    2023年05月03 288
  • 四大作家元曲,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023年04月17 289
  • 一山放过一山拦上一句,一山放过一山拦全诗原版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

    2023年04月10 270
  • 泉声咽危石下一句,泉声咽危石中的咽是什么意思

    王维一生笃信佛教,常常寻访寺院,参禅拜佛,与高僧讨论佛理,泉声咽危石中的咽是什么意思,写过不少有关寺院的诗,其中《过香积寺》是最负盛名的一首。这是一首探访、记游的诗歌。另一句是:日色冷青松。这首诗的全

    2023年04月22 214
  • 卸磨杀驴下一句是什么,什么叫做卸磨杀驴

    成语对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鼎新革故――激浊扬清守株待兔――缘木求鱼见风使舵――顺水推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千山万水――五湖四海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忠言逆耳――

    2023年04月13 246
  • 元曲中表达渴望,元曲中的俗曲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今日优课,点击收听→张大春品三国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

    2023年04月19 207
  • 我们常用诗句来形容老师,人们常用杜甫的诗句形容老师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人,使教育从贵族的宫室走进了平民的草屋。孔子是最伟大的老师,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论语》里的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一、为师之道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

    2023年04月23 293
  • 满城尽带黄金甲诗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线观看完整版

    图片|网络《醉花阴》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尝闻我(朱)太祖亦有咏《菊花》诗:“百花发,我不发;我若发,都骇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人看二诗,彼此一意:成则为明,而败则为黄也。

    2023年04月23 295
  • 描写夫妻恩爱的诗句,牵手一生,相伴到老的诗

    你心目中的甜蜜夫妻是什么样子?牵手一生,相伴到老的诗,是不离不弃,永远相随;还是你侬我侬,情意绵绵……还有人说,有人说,琴瑟合鸣,夫唱妇随,是中国人对婚姻的终极梦想。其实,在诗人们的笔下,甜蜜是夫妻相

    2023年06月06 238
  • 因风皱面上一句,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全诗

    守夜人|蕊希歌曲|田馥甄《我对不起我》此联原文应该是: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要想活得舒畅一点,首先要远离那些消耗我们的人和事。人生就像一

    2023年06月06 310
  • 示儿古诗的意思是什么,示儿整首诗的诗意

    部编版五年级(上)1蝉【唐】虞世南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意思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

    2023年04月18 28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