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黛玉的诗句,后人评价林黛玉的诗句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曹雪芹费尽笔墨写了一位才华绝世的女子,她就是林黛玉。林黛玉的才华在《红楼梦》中一骑绝尘,今天分享7首林黛玉的诗词,看她用绝世才华谱写人世悲欢。《唐多令·咏絮》粉堕百花州,香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曹雪芹费尽笔墨写了一位才华绝世的女子,她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才华在《红楼梦》中一骑绝尘,今天分享7首林黛玉的诗词,看她用绝世才华谱写人世悲欢。

《唐多令·咏絮》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花名签 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林黛玉简介: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四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

《红楼梦》第七十回,湘云黛玉重开诗社,以“柳絮”为题,黛玉赋了一首《唐多令·咏絮》。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写就凄绝的《葬花词》。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黛玉(潇湘妃子)《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1、《林黛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红楼梦》第七十回,时值春天,黛玉湘云提议重启诗社,黛玉作了一首《桃花行》,因此,后人评价林黛玉的诗句,诗社改名为桃花社。,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在探春的提议下众人结诗社,诗社第一次作诗活动,就是《咏白海棠》。

《五美吟》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咏菊》

关于林黛玉的诗句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大观园众人共赴螃蟹宴,宴后林黛玉凭借出众才华,在菊花诗上夺魁。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关于林黛玉的诗句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2、见人面闻咳声,骨瘦颜白染。纤弱难敌秋风烈,个性刚强喜较真。3、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关于林黛玉的诗句

上一篇 2023年04月19 15:22
下一篇 2023年05月29 01:04

相关推荐

  • 等风来下一句怎么接,等风来金句

    1、等风来,不如追风去。2、爱一个人总是简单,无非心念所至,生万千欢喜;懂一个人却需要漫长岁月里的温柔耐心,聚沙成塔,等风来金句,滴水石穿。,3、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某个风景正好的季节来到你身边,并且

    2023年05月20 239
  • 元曲小唱的论文,元曲小唱三首艺术歌曲

    中西声乐艺术的融通与回归——兼论西洋美声唱法如何演绎中国作品《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语言”。作为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声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

    2023年04月09 240
  • 卜算子咏梅全诗,朴算子咏梅苏轼古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朴算子咏梅苏轼古诗,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附: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一、原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2023年05月24 254
  • 关于影子的诗句,形容两个人影子的浪漫诗句

    落寞是什么?是失落伴随着寂寞;是突然发觉自己可有可无;是茫茫人海中,好像很热闹,但却很孤单......或许是失恋、或许是失业、或许是被误解、又或者只是有点想念了。1、本欲起身离去,奈何影子落人间。2、

    2023年05月14 266
  • 玩归玩闹归闹下一句,玩归玩闹归闹幽默下句

    [海峡网]2019年猪年的春节刚过,微博和朋友圈中又开始了往常一样彪悍和沙雕并存的闹腾。新梗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网友们在春节刚过,就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玩梗的心,开始在微博以及朋友圈进行各种造句。玩归玩闹

    2023年06月06 368
  • 形容黄河气势的诗句,赞美黄河壮观的诗句

    黄河,赞美黄河壮观的诗句,中华民族的摇篮,亦是古今艺术家最常表达的艺术母题之一。人们常说“黄河难画”,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条黄河。说到黄河,脑海中浮现的第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了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023年05月29 255
  • 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句,寓意未来很美好的诗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当头顶的明月缓缓落下,当窗外的阳光在清晨闪耀,你便是昨日与明日之间的旅客。你昨日

    2023年05月02 214
  • 天街小雨润如酥下一句是什么,绵绵小雨润如酥下一句

    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陆续复习了一些唐诗宋词,介绍了很多名人名家,独独漏了一位大家。韩愈,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今河南焦作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赞

    2023年04月24 225
  • 形容诗词的词语,描写诗词意境的词语

    怎么用十个字说出我爱你?古人说: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怎么用十个字说出绝美的风景?古人说: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8、工丽。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

    2023年05月02 211
  • 带唐的诗句,带唐字的唯美诗句

    春日灿烂,来写一首格律诗吧!浙江卫视《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八节课,教你写格律诗!在唐代,七律佳作频出。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

    2023年05月01 241
  • 暴殄天物下一句,暴殄天物安得尔同译文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为相反的意思。【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不

    2023年05月02 303
  • 元曲300首许渊冲,元曲大全300首

    6月17日上午,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他一生都在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学翻译,

    2023年04月16 29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