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春夏秋冬、山川湖海皆能生成动人的文字。文字的美,在于真情的表达与描述的力透纸背,震撼读者的心灵。
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出自钱武肃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语言意境优美,寓意美好。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陌上花开相匹配的词,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
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
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啦……
寥寥数语,平实温馨,却细腻入微,情愫尤重,闻者落泪。
曾是惊鸿照影来
出自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写下的悼亡诗。
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像极了自己深爱过的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斯人已不再,空留一扇门……
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
语出金庸《倚天屠龙记》:
张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多年前,那个汉水畔的小姑娘,荡着一叶小舟,浅浅的划过波心,仿佛山间的一棵幽草。在风中摇曳,脆弱却也坚强。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尘埃落定。拂去层层迷雾,如果只是想要读懂一个并不复杂的周芷若,其实这段话,就够了。
对江湖,对峨眉,我问心有愧。
对你,我无愧于心 。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一句话,出自吴越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其寓意为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或者小路上的花儿都开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这句话从作者(吴越王钱镠)的立场上表现了。
而黛玉也正心里嘀咕:“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似曾相识的感觉使得他们的见面有了意外的惊喜和激动,声息相通也让他们多了一份自然的亲近和融洽。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因果,今世的相遇,是在了前世的尘缘。
从此,我一辈子不吃石榴
高秉涵,山东菏泽人,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陌上花开下一句是可缓缓归矣。这是吴越王写给王妃戴氏的,宋人的笔记和明人周楫的拟话本小说《西湖二集》里均有记载此典故,吴王妃每年寒食节必归临安,一年春天王妃未归,至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开。吴越王写信说:陌上花开。
13岁那年,已经因为战争失去了父亲的高秉涵为了躲避战争,在母亲的建议下决定跟着学校逃往南方。
他一扭头,车已经拐过弯,他妈再也看不到了。而此次一别,竟是此生与母亲最后一面。
77岁的高秉涵说:“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吃石榴。”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逝者已逝,生者当如斯,愿每个人都被这个世界温柔的爱着,尝不到离别的滋味。
陌上花开”的下一句是:可缓缓归矣。出处:这是吴越王写给王妃戴氏的。翻译: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慢慢赏花,不必急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