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成诗讽骨肉相残
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七步成诗指的是谁人物,深受他父亲魏王曹操的宠爱。曹操多次想立他为太子,继承王位,后来,听信谗言,让曹丕当了自己的继承人。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日后势力壮大,威胁自己的宝座,便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阳来,想找个借口杀掉,以除后患。
见面后,曹丕限曹植七步之内,吟诗一首,以“兄弟”为题,诗中不许出现“兄弟”二字,但又要表现出“兄弟”关系,如能做到,可免一死,否则决不宽恕。
曹植听了非常痛心,在殿上边走边吟,走完七步,诗已做成: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这首诗,用萁豆相煎来比喻骨肉相残,讽刺曹丕对他的迫害。比喻形象贴切,含义深刻感人,千古流传。曹丕听后,也深受感动,从此放过了曹植。
史青叫板曹植五步成诗
七步诗广泛流传,世人称道。到了唐代,有位青年不服气了。这位青年名叫史青,据《全唐诗》载:“史青,零陵人,聪敏强记。”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初年,史青上书皇帝李隆基称自己做诗更厉害,他说:“子建(曹植)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七步成诗指的是曹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
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曹植。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曹植必须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否则就要被处死。人们常常用七步成诗来称赞一个人的才华出众,实际上七步成诗是一个故事,这故事历史很悠久了,究竟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呢?下。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诗人在诗中形象地阐明了时光如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人顿生珍惜时间、活在当下之感慨。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听罢,大为惊讶,爱才的李隆基当即授史青以左监内吏之职。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书法家信手拈来三步诗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和集大成者。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是曹植的哥哥,曹丕当上了皇帝之后害怕哪天弟弟曹植要害他,怕他都夺。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全诗条理清晰,音韵酣浓。文宗听罢,大为惊讶,想不到身边这位大书法家,居然还是位诗坛奇才!
名相七岁三步做诗
宋朝名相寇准19岁时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名相寇准同时也是一位诗坛奇才,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
寇准请客人出题。因此地离华山不远,客人即以“华山”为题,让小寇准吟诗。小寇准三步未出,一首绝句已脱口而成: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曹植。因为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怕曹植谋朝篡位,就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如果作不出来就要处死曹植。曹植便急中生智作出了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
全诗仅仅20个字,便将华山之险雄、峭拔之形象道出,让在场的人惊叹不已。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