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 宇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人到半百,备酒祝寿”的习惯。文人雅士称男性生日“悬弧令旦”,称女性生日为“设帨佳辰”。一些人做寿时爱请名人题祝寿诗和对联。有的祝寿诗别具一格,历来传为佳话。
令人拍案叫绝的祝寿联
江南才子唐伯虎,一日被苏州某豪门请去贺阔老太的寿宴。
1、象服华年两鬓青,喜逢生日是嘉平。——张纲《浣溪沙》 2、梦醒来、忽记鹤归时,翁生日。—— 吴泳《满江红·梦绕家山》 3、今年生日,忽似还家模样。——程大昌《感皇恩·身寿又康强》 4、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朱。
酒到酣处,有人提议请唐伯虎题祝寿诗助兴。唐伯虎乘着酒兴,随手在纸上写了一句:
生日的诗句如下:1、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长寿乐·南昌生日》李清照 〔宋代〕2、谢家生日好风烟,柳暖花春二月天。——《为妻作生日寄意》李郢 〔唐代〕3、楼上地行仙,压玉为醪,旋摘黄金蕊。 ——。
这个婆娘不是人
太不尊重人了,唐先生莫非喝醉了?豪门之子个个目瞪口呆,气氛很紧张。
唐伯虎不以为意,稍停一下,写下第二句:
九天仙女下凡尘
众人见后称妙,厅堂里马上响起阵阵赞叹和欢笑声。声未歇,唐伯虎又写下了一句:
儿孙个个都是贼
在场的子孙们个个气得怒目圆睁,意欲发作,这时,只见唐伯虎含笑而又潇洒地结束了这 首祝寿诗:
偷得蟠桃献母亲
这时,豪门全家高兴得眉飞色舞,宾客们也啧啧称赞。
唐伯虎所写的祝寿诗,别开生面,通俗有趣,嬉笑怒骂,险中见奇,不同凡响,别具一格。全诗先贬后褒,以贬衬褒,显得不入流俗。曲折有变,波澜起伏,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科甲出身,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书法、绘画及诗文皆精。
在知县任上,关心民瘼,有诗云:“衙署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不攀龙附凤,傲然自立,为人别具一格,诗联更见奇绝。
一次,郑板桥被一姓陶的地方官请去祝寿。怎奈天不作美,大雨滂沱。宴后,主人捧出文房四宝,祝福生日的诗句经典,请诸宾客相继献诗作画贺寿。,
大家正在纳闷,只见郑板桥接着又写了“奈何”二字。此时主人见了,也暗暗称怪,但又不好意思说什么。
奈何奈何可奈何。
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李公寿。
五、《浣溪沙》宋代张纲 象服华年两鬓青,喜逢生日是嘉平,何妨开宴雪初晴。 酒劝十分金凿落,舞催三叠玉娉婷。满堂欢笑祝椿龄。 译文:穿着华丽的服装更加显得两鬓的斑白,生日刚好是嘉平好日,大雪初晴,哪里会妨碍摆设喜宴庆祝。全是劝。
寿比滂沱雨更多。
众人一见此诗,无不拍手称绝。
令人拍案叫绝的祝寿联
乌龟方姓乌;
老鼠亦称老。
这是一副藏头联,开头藏 “乌老”二字,言词却极具贬义,要求续写者不光要在结构上接续对联,还要在内容、意思上来 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使之变为 褒义,达到颂赞乌先生150岁大寿的目的。
李清照不愧为一代女豪,略一思索,便续写了对联。联曰:
乌龟方姓乌;龟寿比日月, 年高德亮;
老鼠亦称老。鼠姑兆宝贵, 国色天香。 (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
此联在赵明诚巧嵌“乌老”二字的基础上,运用出人意料的手法,对乌老的德行、操守进行 了充分的赞颂,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效果,实在是妙不可言。据说自此以后,赵明诚对李清照佩服得五体投地。
据传,在乾隆八十大寿的时候,有一个善于奉承的大臣,进献了一副祝寿对联:
天数五,地数五,五十五年,五世同堂,共仰一人有庆;
春八十,秋八十,八旬八月,八方万国,咸呼万寿无疆。
很显然,这副对联用的是歌功颂德,溜须拍马之词。但上联巧妙嵌入五个“五”,下联连用五个“八”,照应乾隆在位五十五年、五世同堂,八月生日、八旬大寿(“旬”指十年,“八旬”即八十岁)的对联技巧运用,使该联平添了一番数字趣味、文化内涵。
1. 关于过生日的诗句 关于过生日的诗句 1. 有关生日的古诗句 《庆生词》 诚祈晨阳喻春暖, 祝词肯切表心间。 文韬武略划蓝图, 雅致靓颜心高远。 生诞四月春暖季, 日逢亲朋献寿礼。 快燃生日寿火烛, 乐者前程星。
清代文学家刘凤诰,才思敏捷,涉笔成趣。一日,一老翁用贵重的纸请他写副对联。当时他正伏在桌旁写字,就问老翁:“何时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十一日。”刘凤诰即在纸上写道:
十一月十一日
老翁看了暗暗叫苦,但不敢出声。他又问老翁今年多大岁数了。老翁说:“正好八十岁。”
于是,刘凤诰接着续写下联:
八千春八千秋
老翁喜出望外,称谢而去。
相传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3900多人。
其中有一老者141岁,他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乾隆出了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乾隆听罢,连声称妙。此联妙在它是一道数学题。60(花甲)×2(重逢)+(增加)3×7(三七 岁月)=141 岁;70(古稀)×2(双 庆)+(更多)1(一度春秋)=141 岁。这是一副对仗工整、构思奇妙的绝妙之联。
令人拍案叫绝的祝寿联
清代著名文学家梁章钜,进士出身,曾任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他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为贺其70寿辰,友人王淑兰赠送了这样一副寿联: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评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语》,富如《诗集》,略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这副寿联,写出了梁章钜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主要著作,真可谓“一副寿联写一生”。
清代洋务派首领左宗棠,曾为一巡抚撰一寿联:
知公神仙中人,勉为苍生留十稔;
忆昔湖山住处,曾陪黄菊作重阳。
联语不直接言其高寿,而言其神。神者,长生不老,含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下联回忆两人交往,在悲秋的重阳相互陪伴,更见其友谊深厚。
1、李清照 《长寿乐▪南昌生日》原文: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赏析:这是一篇寿词,词人始终对寿星的家庭荣耀进行夸赞,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寿星主人充满了敬。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老而不死是为贼人。
1、《宗武生日》唐·杜甫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2、《宫词一百首·其五十九》中唐。
上下联倒数第三字合起来,正是“有为”两字,即为康有为的名字。这样康有为不就成了妖孽和贼人了吗?
国家将亡必有忠烈;
老而不死是为人瑞。
众人读后,无不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