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已然结束了,莘莘学子们十年的寒窗苦读,两天的奋笔疾书,都在高考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下一步就该等待金榜题名,进入心仪的大学深造。从此海阔天空,鸟飞鱼跃,任君闯荡了。
说到金榜题名,小编特意搜寻了10首古人科举及第金榜题名后所作的诗供大家欣赏,同时也以此预祝结束高考的学子们鲤跃龙门、金榜题名。
且来欣赏这10首金榜题名的唐诗:
"
登科后
唐·孟郊
劝学的诗句:唐代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宋代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唐代颜真卿《劝学》、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朱熹《偶成》、清代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等。1、唐代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读。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一首自然是大家最熟悉的“古今第一快诗”——《登科后》,诗人孟郊多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后来终于进士及第,按当时惯例。登科进士可策马游长安,半生失意落魄、一朝登科成名的孟郊喜不自禁,写下了这首快意无比的诗作。
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酣畅明快,得意至极,将诗人喜不自胜的放荡之态表现地生动无比。此诗也最适合学子表达金榜题名后的心情了。
"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唐·杜牧
东都放榜未花开。
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
已将春色入关来。
三、《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
"
晚唐诗人杜牧考中进士也写了一首诗,其心情之快意不输孟郊的“一日看尽长安花”。杜牧当时是在洛阳考中进士,当时及第进士还需要前往长安进行关试,此诗便写于杜牧前往长安之前,有关劝学的古诗有哪些,一句“已将春色入关来”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在长安的关试也志在必得,可谓自信满满。后来杜牧果然在长安关试中一举夺魁。
"
及第后寄广陵故人
唐·章孝标
及第全胜十政官。
金鞍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
为报时人洗眼看。
"
"
及第后作
唐·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
前三首金榜题名的诗都比较有名,后面这几首的知名度就很低了。诗人袁皓的这句“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可以说把学子登科前后的心情比喻得很形象了。科举前十年辛苦,风尘跋涉,所见俱都是世间艰难,而金榜题名后,就连龙门渡口这样的险峻之地都看着顺眼了许多!其心情之畅快可想而知!
"
及第后忆旧山
唐·白居易
偶献子虚登上第。
却吟招隐忆中林。
春萝秋桂莫惆怅。
纵有浮名不系心。
"
"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唐·白居易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八、《劝学诗》(北宋·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赵恒,即宋真。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
白居易还有另外一首及第诗作,这首诗主要是为送别同年进士而作。一句“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颇有些风轻云淡,从这两首及第诗都可看出白居易对功名的淡泊。
"
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
卢肇的这首及第诗与高考很相宜,它不仅仅是金榜题名后的及第诗,也是一首端午佳节观龙舟竞渡诗,与高考及端午的时间很吻合。而且“果然夺得锦标归”的寓意也非常吉利。
"
1.有关劝学的诗句有哪些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
唐·郑合
春来无处不闲行。
楚润相看别有情。
好是五更残酒醒。
时时闻唤状头声。
"
"
及第后宿平康里
唐·裴思谦
银缸斜背解鸣珰。
小语偷声贺玉郎。
从此不知兰麝贵。
夜来新染桂枝香。
"
"
及第后宴曲江
唐·刘沧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
最后一首也非常冷门,诗人刘沧据说多年科举屡战屡败,最后进士及第时已然白发苍苍。考中后与同年之辈出游,喜不自胜写下了这首《及第后宴曲江》,写景生动,从景物描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这10首金榜题名的唐诗,送给今年的高考学子们,祝愿大家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