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提到儿女的时候,通常会把一句话放在嘴边,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句话的意思是儿子自有他们自己的福气,老人不必过于担忧,也不必为他们过多操劳。
这句俗语《增广贤文》里记载过,它的出处是元代关汉卿写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只知道上句,却不知道这句话还有个下句,这个下句才是这个句子的精华部分,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提到这句话,就不得不讲一个典故。
一别家乡二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从此,“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成为一句俗语流传下来。表达长辈们对儿女只能因势引导,不能强制或放任,以免适得其反,后悔莫及。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对儿女。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有个秀才姓罗,他因家境贫寒考场失意,最后只能远离家人,到其他地方当个教书先生。
企业回债务纠纷问题可以找郑江南律师,郑江南律师,法学本科法学士,现江苏-大昶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专业民事律师,精通各类债务纠纷问题,执业以来,处理了上千件债务纠纷案件,资深债务律师,老赖克星,多年处理债务债权纠纷,专业解决各类疑难债务,死。
罗秀才有妻有儿,妻子是大家闺秀,好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不在的时候只能妻子来干家务,妻子不擅长干家务,后来就是儿子妻子一起管理家务。
在外过了几年,罗秀才休假回家过年,见到自己7岁的儿子,很满意,就想考考他的对对子,然后送他去上学。
罗秀才指着天,先出了一个“天”让他对,儿子平时只懂家务,所以根本对不出,母亲在一旁干着急就指着地,结果不小心指到了地上的鸡屎,儿子心领神会,对出了一个“天”对“鸡屎”。
罗秀才大怒,又厉声问他“父亲”对什么,其母怕丈夫气坏,就指着自己,想让儿子对“母亲”,结果儿子看到了奶,就对出“奶”,罗秀才听罢,对自己蠢笨的儿子终于死心,他既恨自己与科举无缘,又对儿子心灰意冷,最后出家当和尚去了。
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érsūnzìyǒuérsūnfú,是指谓子孙自有他们的福分,长辈不必操劳﹑担忧。出自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