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上一句是什么,莫把无时当有时的下一句是什么

中国有一句古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人,看似礼貌亲切,和你相处也是一团和气。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背后给你使了个绊子。“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

中国有一句古话: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人,看似礼貌亲切,和你相处也是一团和气。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背后给你使了个绊子。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孔子家语·六本》。【原文】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①而昌,桀纣以唯唯②而亡。君无争③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

这样的人,往往都是优秀的“演员”。

你很难通过日常行为,分辨出他们到底是真的和善,还是包藏祸心。

据上网搜索,【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最早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

不过,没有人可以完全地掩饰自己。

只要你注意观察,他们还是会露出马脚,暴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少年包青天》中有一句歌词:

“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我疑惑解开。”

很多人虽然在行为上已经很小心,把心思隐藏得很好。

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上一句是什么

但是往往会在交谈中,一些不经意的语言习惯或者口头禅,展示了他真正的心思。

如果一个人,经常把这样的三句话挂在嘴边,那么他对你多半是面善心黑,你要小心防备,切莫深交。

大张旗鼓地批评,认为你一无是处

有一句话叫做: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是,有些人对你提出的批评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为你好,是有助于你改正错误,提升自己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批评你的人,都是存着这样一个为你着想的心?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人说这样的话:

“我是为了你好,才会批评你的,一般人我根本懒得理。”

批评,其实也分有效和无效,善意和恶意。

有效而善意的批评,出发点就是好的,我们当然要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而那些无效且恶意的批评,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让你降低自我评价,打击你的信心,或者是破坏你的公众形象。

这样的批评,我们就要理智对待了。

这句话的上一句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出自于《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药虽然是苦的,但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于《孔子家语。

善意批评和恶意的批评,其实很好区分。

就看他的批评到底是解决问题,还是宣泄情绪;目的是指导你做事,还只是树立自己的威信。

曾国藩曾经说: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旨在告诉我们,批评一个人要在私底下进行。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他的颜面,还可以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

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你未必是为了他好,只会断了两人的情分。

言过其实的表扬,对你有捧杀的嫌疑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每个人也都爱听到别人表扬自己,毕竟这也是对自己的认可。

但是并不是所有表扬你的人,都是真的为你好。

你所听到的表扬,也可能是一枚裹着糖衣的炮弹。

当你只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他却对你赞不绝口。

明明你觉得这件事你完成的很一般,他却对你大加赞赏。

比如他会对你好:

“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我真没想到你有这样的能力,哪个领导不重视你,那就是眼光有问题。

我要是领导,我一定重用你。”

类似于这样言过其实的表扬,往往暴露了此人的不良居心。

如果他没有恶意,说明他擅长溜须拍马,为人不仅不真诚,而且有心机;

如果他有恶意,那么就无需说了,他自然是想通过捧杀的方式,毁了你。

不管前者还是后者,都说明此人不是一个值得深交的人。

只有及早看清,才能让自己免于伤害。

这句话的上一句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出自于《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药虽然是苦的,但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第二种的意思是:好。

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切实际的鼓励,只会乱了你的阵脚

在生活中,有一类人被称为“捧场王”。

无论你提出什么建议,他都会积极响应,接上你的话茬,不会让你的话落地。

这类人,一般人缘都挺好,大家也都很喜欢这类人。

不过捧场王,也是分种类的。

有的捧场王是积极地捧场之后,会认真地参与。

他鼓励了你的想法之后,会落实到行动中。

和你分析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需要修改的,甚至是和你一起完成你的建议。

而有的捧场王,则是另一种样子。

他们在嘴上喊的最积极,但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他们并不关心你的建议是否可行,你的行为是否有风险。

他们只负责烘托气氛,只负责把你的热情挑起来,至于后面的结果,他们完全不承担责任。

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刻观望着,给自己留后路。

如果你成功了,他们会觉得自己有眼光;

如果你失败了,他会觉得跟他毫无关系,毕竟当初鼓励你,只是说说而已。

这样的人又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看似无辜,实则心机很深,不建议深交。

“禽择良木而栖,人择良友而交。”

人生在世,一定要看清谁是真正值得交往的人,谁是需要趁早断联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交良友,丰富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 2023年04月11 14:40
下一篇 2023年05月02 13:33

相关推荐

  • 元曲《百种》,元曲中散曲分为哪几种

    夏和顺郑振铎在《劫中得书记•序》中说:“余素志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往往大喜数日,元曲中散曲分为哪几种,如大将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寐,耿耿不忘者数月数年

    2023年04月10 258
  • 关于生命的诗句古诗,表达生命的意义的诗句

    《鸳鸯草》唐·薛涛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表达生命的意义的诗句,鸳鸯草的绿叶撒满了飘香的石阶,叶间是成双成对鸳鸯般的小花。鸳鸯草一味欢娱,只当春日还长,全不管秋风早早来到。人生

    2023年04月20 278
  • 元曲双调清江引秋怀,双调•清江引

    清江引·秋怀张可久(元朝)回在百里秋风种飘散着禾黍的芳香,淙淙的泉水落入泉穴,谷物又将登场。那头老牛粗粗地了结了一年耕作,算是有了喘息的功夫,清闲地卧在夕阳下的山坡上嚼着青草西风送来万里家信,问我何时

    2023年04月11 254
  • 带阳的诗句,带阳字的寓意好的古诗

    沁园春·阳举国风光。千里疫疯。万里毒飘。望药店内外。人织如潮;你备我囤。顿时脱销。大街小巷。行人了了。唯有阳过满街跑。放豪言:老子阳过了。尽情逍遥。3.既含水又含阳的诗句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

    2023年05月03 371
  • 佘诗曼姓怎么读,佘诗曼咋读

    如此大的世界中,佘诗曼咋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并且自己的名字更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对于名字来说,娱乐圈中的明星们更是有自己的特殊名字,并且名字的好听与否更是关系着自己的演艺生涯,如果名字

    2023年05月23 249
  • 请留盘石上的下一句,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释略】韩伯俞,汉代梁州人。性至孝,尝有过,母杖之,泣。母曰:“从前数杖汝弗泣;今泣,何也?”俞对曰:“往者杖尝痛,知母康健;今杖不痛,知母力衰,是以悲泣。”墨翟,春秋战国时思想家

    2023年05月02 293
  • 三年磨一剑下一句是,三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下一句

    导读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揭开了成都新的发展序幕。成都东部新区从谋划到规划,三年磨一剑,由青涩雏形到瓜熟蒂落,历经反复修改,凝聚无数心血。一气呵成直至独占鳌头千帆是借喻手法把千万学

    2023年05月20 268
  • 唐诗元曲三百首正版,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版

    元曲,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版,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

    2023年04月20 231
  • 元曲殿前欢是词还是诗,殿前欢元曲

    元·卢挚《双调·殿前欢·酒杯浓》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殿前欢元曲,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注释】①双调:十二宫调之一,是元曲常用宫调。

    2023年04月13 229
  • 曾女士成语生肖诗,曾女士成语生肖诗牛郎织女

    在我国,十二生肖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现象。清赵翼《陔余丛考》中说:“盖北狄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中国,曾女士成语生肖诗牛郎织女,遂相沿不废耳。”十二生肖在春秋

    2023年04月19 277
  • 脍炙人口的诗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知者不惑,仁

    2023年04月26 301
  • 书法的诗句,赞美书法的诗词

    季羡林说过:背下这148句古诗词,你可提高一个层次,不止在文学方面。对于书法家们来说,背下这些诗词,搞笔会就不用再抄《书家必携》了。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

    2023年04月22 24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