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上一句,彤彤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年复一年的岁月更替中,民间美术总是以最鲜活、最热闹、最丰富的面貌出现在新春佳节的习俗与庆典上。在装点节日和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坚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年复一年的岁月更替中,民间美术总是以最鲜活、最热闹、最丰富的面貌出现在新春佳节的习俗与庆典上。在装点节日和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坚守和传承着古老的文化。民间美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群众纳福迎祥的普遍心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依然在民间节俗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

春节期间的民间美术活动,往往是从祭灶开始。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灶神名叫张单,常常在月晦日上天,向玉皇大帝告知人的罪状。因而成为天地的督使,从管一家伙食的小官,逐渐演变为检查人生行为的司命之神。这大约是民众如此崇信灶王爷的重要原因,由此促进了灶君像的发展。

祭灶时间,北方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多为腊月二十四。是日,向贴在厨壁上的灶王爷敬香祭拜,民间常用糖瓜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爷多向玉帝美言,以此换得合家平安。然后,将灶王像焚烧掉,以示送灶上天。到了除夕,再将新买的灶王像张贴在厨壁,由此年复一年。

灶王爷像多为木版刷印而成,也有半印半绘的,因年年更换,民间需求量极大。灶王像有单身灶、双人灶、三人灶等多种,还有与财神、天官等搭配成上下构图的样式,但以双人灶为多见,即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并坐的图像。双人灶通常上刻当年节气表,兼有日历的功能;中为灶王夫妇正襟危坐,左右分别书写“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下部多为宝马驮钱财、聚宝盆等吉祥纹样。在造型和构图上,灶王多为坐于神案后的半身像,头部硕大,视觉冲击力强,突出其作为“司命主”的神性和至高的地位。

扫舍之后,便贴年画

年画无疑是春节民间美术中最普及和最具代表性的品类之一。年画最早起源于农耕社会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神祇信仰,其后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美化环境的民间艺术,表达了民众对安宁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尽管年画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年画”一词却出现得比较晚。清代的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即是首次见之于典籍的记载。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出自宋王安石的诗句《元日》。全诗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又称元旦、岁首、新正,农历正月初一。

早期年画以“神荼、郁垒”“秦琼、敬德”等门神为主。明清以来,随着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在门神之外又形成了另一大类别——戏出年画。伴随戏出年画的发展,小说演义、民间传说等题材的年画也逐渐普及起来,共同构成了年画艺术绚烂纷繁的发展局面。

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年画艺术形成了不计其数的产地,北方以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等最有影响,南方以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湖南隆回和广东佛山等最具代表。杨柳青年画以刻版精致、绘画细腻著称,京剧戏出故事与大幅沥粉贴金门神最为人称道。苏州桃花坞年画早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漂洋出海,以其成熟而独特的江南风味影响了欧、日近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年画艺术是仅有的以“年”为名的民间艺术,彤彤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以其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和惟妙惟肖的画面给春节平添了靓丽的光彩。,

年画艺术是仅有的以“年”为名的民间艺术,以其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和惟妙惟肖的画面给春节平添了靓丽的光彩。

上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 上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窗格之上,粉墨登场

“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全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

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上一句

年画和窗花好似春节民间艺术中的孪生姐妹,一个装饰门庭,一个点缀窗户,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如果说年画是代表劳动人民的职业画匠的艺术,那么窗花则是广大民众尤其是劳动妇女的艺术。

窗花种类丰富,不只有常见的红色,也有罕见的如河南陕县的黑色,还有河北蔚县、三河和烟台等地的染色窗花以及陕西合阳的纸塑窗花等。蔚县窗花产生于清代晚期,是一个以男性艺人为创作主体的地方剪纸艺术。由于蔚县及其周围区域流行晋剧、梆子和秧歌戏,有力促进了戏曲题材剪纸的发展。俗话说“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到清末民国时期,仅著名艺人王老赏一人所掌握的题材就多达200多种。这种彩色染绘的戏曲人物剪纸通常4张为一套,称为一回,也有8张、12张为一套的,有更为丰富的故事情节。在阳光照耀下,这些彩色戏人在窗格上粉墨登场,成为连台的戏曲演出,令人百看不厌。

1、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全诗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译文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

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是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在如婵娟的月光下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这类花灯均为方形,四面糊裱绢纱,其上画满群众喜闻乐见的演义故事。元夕之夜,百姓围聚灯下,驻足观看,每每流连忘返。元宵之后,花灯被精心收起保存,以待来年再展。若有破损会请画师重绘,以确保灯画新颖亮丽。

上一篇 2023年05月11 19:31
下一篇 2023年06月01 08:29

相关推荐

  • 一首元曲写尽相思苦,伊人叹叹不尽相思苦意思

    ①《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金)元好问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②《天净沙·夏》(元)白朴云收雨过波添,楼

    2023年04月19 286
  • 含有花字的诗句,带花字的飞花令1000句

    人们都知道闻到新鲜的玫瑰、牡丹和百合等美丽芬芳的花朵是一种全身心般的喜悦。世界上有这么多不同的花朵,也有很多赞美鲜花的诗句。本文整理了一些个人比较喜欢的关于鲜花的诗句,以激发我们大家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和

    2023年05月21 265
  • 勇气的诗句,勇气重要性的诗句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不要说困难重重,只要我们有重振旗鼓的决心,然后努力前行,希望一定就在前方。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写怀》1、少年乘勇

    2023年04月11 259
  • 描写乡村的诗句,中国农村的现状与发展

    已是秋天了,夏天走了,突然有些怀念。诗词君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避暑的日子。那时爷爷奶奶都在,小伙伴们吃西瓜、做农活,不亦乐乎。最回忆的还是在乡村的日子,惬意、舒适,有亲人,有朋友。如今,中国农村的现状与

    2023年05月11 268
  • 心宽无处不桃源全诗,心宽无处不桃源出自哪首诗

    人生,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岁月,心宽无处不桃源出自哪首诗,总有许多遗憾需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需要领悟。有些事,轻轻放下,未必不是轻松。有些人,深深记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开,未必不是

    2023年05月01 469
  • 元曲两个字照片,图片上有照片两个字

    元代戏曲艺术有很大发展,元曲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文艺品种之一。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杂剧和南戏),而杂剧以其艺术上的创造性、内容上的现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一、散曲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

    2023年04月12 250
  • 世人都夸蜜味好下一句,终日酿蜜身心劳

    蜜蜂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自然界里有鲜花,必然就有蜜蜂,终日酿蜜身心劳,蜂花相会就结出果实,给人类创造了食物;蜂花相会才酿出甜蜜,给人类带来甘露;蜜蜂的辛勤劳动,给人类深刻启示,从蜜蜂那里学会了

    2023年05月09 290
  • 琼花诗句,琼花盛开的诗句

    《观雪二首》[宋代]杨万里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紫宸殿拜表贺雪二首其一》[宋代]杨万里怪来腊

    2023年06月06 306
  • 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上一句,借问买家何处有下一句

    【争鸣】借问买家何处有下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可谓家喻户晓,但诗中“衰”字的读音,乃至此字究竟为何字,一直存在争议。shuāi还

    2023年04月22 256
  •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下一句,类似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励志句子

    节气简介2021年2月3日22点58分39秒,太阳到达黄经315°,此时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的第一个节气,类似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励志句子,意味着新一个轮回的开启。立春是“四立”之一,“立”是“开始

    2023年04月24 245
  • 足不出户下一句,足不出户赏美景诗句

    带着责任担当居家。疫情当前,有一种责任叫足不出户,有一种力量叫众志成城;有一种亲情叫各自安好,有一种大局叫宅在家中。宅在家中,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善良,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担当。因

    2023年04月21 282
  • 墨梅古诗是元曲吗,元曲是诗歌吗

    挽文丞相元代:虞集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寨儿令·次韵怀古元代:张可久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

    2023年04月12 22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