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黔北的一个小镇上,在我四岁多时,弟弟出生了,父母只得把我送到乡下,让外公外婆帮着带我。到外公外婆家时,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那天,已是傍晚时分,外公外婆准备了一大桌饭菜等着我们。一路上的奔波让我早就饥肠辘辘,就在我大快朵颐时,突然闻到一阵香味从厨房传来,那种香味浓郁、强烈,完全盖住了满桌饭菜的香味。我放下碗问外公,这是什么香味?外公说,柴火烧苞谷。在我的家乡,苞谷就是玉米的别称。
不一会儿,外婆端着一筲箕烧苞谷从厨房走进堂屋。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烧玉米——外观焦黑,还粘着灰,那模样有点无法引起我的食欲,可我又无法抵挡那香味的诱惑。我拿起半截烧玉米,吹了吹表面的灰,啃了一口,嚼在嘴里嘎嘣脆,香酥脆嫩,咽进肚里,口中的回味有一点甘甜,让人沉醉。从那一刻起,烧玉米的味道就烙在我的记忆中。
外公家住在黔北群山深处的小村子中。初到农村的日子,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淌水的小河、稻田里的蛙叫、茅屋上升起的炊烟……每一件事物仿佛都在诱惑我探索这个崭新的世界。我白天和村里的孩子们跑到林中捡蘑菇、摘松子、拾柴火,要不就帮邻居家哥哥姐姐把牛羊赶到草坪上放养,放不到多久我又跑去和大一点的孩子们到河沟里摸鱼……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天地间任我逍遥。
【比喻】 脱缰的野马 【解释】 抓不住;横冲直撞;无拘无束
每年玉米丰收时,外公总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水煮糯玉米、柴火烧玉米、玉米粑……玉米粑是我最喜欢的,用石磨把玉米磨成茸泥,加入白糖拌匀,捏成三角形状的玉米粑,用新鲜的玉米叶包上蒸熟,撕开玉米叶,玉米粑呈暗黄色,热腾腾的香气直往鼻孔里钻。当我吃腻了玉米后,外公到镇上赶集时,有时会买些排骨、鲜肉回家,外公做的排骨炖玉米、玉米炒肉末,又重新点燃我对玉米的喜爱。
没必要 放弃本意,没必要,懦弱自己,虽然 父亲 感觉 我还是个叛逆的孩子,我有摆脱了束缚 ,屏蔽了束缚,有时我在想,宁愿做一只 追求 宽阔草原的野马,也不愿意在,家中 加上束缚枷锁的 乖宝宝,父亲只想用仅剩下的知识。
我在乡下和外公外婆生活了三年时光,在半玩耍半劳动的状态下跟随外公种了三年玉米。我七岁时父母把我接回镇上念书,从那以后,外公和那块玉米地离我就遥远了,我只能在每年暑假回到乡下,和外公外婆短暂相聚数日,也在那块玉米地里寻找我童年的足迹。虽然走进玉米地的机会变少了,但是玉米在地里熟透的香气,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陪伴我至今……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0日 18 版)
邂逅语。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