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花一草一世界,一人一景一浮华,目前能查到的最早记录,是出现在明代《增广贤文》中。其讲述的意思很简单: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由此引申出的成语“百花齐放”,不仅和“百家争鸣”一起构成了长期以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开放包容的态度。
此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博鳌亚洲论坛的演讲等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曾引用过这句古语。经典的语句一再提及,其中蕴含的求同存异的态度、包容普惠的精神一直不变。从历史看,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百家争鸣,和而不同”:就像中国文学告诉我们,可以魏紫姚黄、各有千秋;就像中国音乐告诉我们,可以八音克谐、琴瑟和谐;就像中国思想告诉我们,可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国与国之间斗则两败俱伤,和则相安久存。
原句是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出自明、清两代文人编写、增补的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古今贤文(合作篇)》: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算繁荣;也常比喻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本届进博会就是对此最好的证明:这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奏响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时代乐章,书写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中国故事。
一花独放不成锦。百花齐艳才更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开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