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赏析: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扬子江音频:00:0006:2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原文:《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出使元军议和,却被元兵扣留数日,这就如同随风去北海游玩,终于脱险回到扬子大江头。
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出使元军议和,却被元兵扣留数日,这就如同随风去北海游玩,终于脱险回到扬子大江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的心就好像一块磁针石,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注释
扬子江:长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
北海:这里指北方。
回从:曲意顺从。
磁针石:即指南针。
南方:这里指南宋王朝。
山河破碎风飘絮的下一句是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一首爱国诗。
这首诗可以作为对“生”的渴望,而另一首《过零丁洋》,则可以作为对“义”的义无反顾:“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知“生”的可贵,焉知“义”的高贵,“舍生取义”,在文天祥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源泉。
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漂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谢谢,望采纳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这两句是说,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出使元军议和,却被元兵扣留数日,这就如同随风去北海游玩,终于脱险回到扬子大江头。这是写“扬子江之事件”。
“扬子江之事件”,彰显了一种精神,即便前方是汹涌澎湃的波涛,是无尽的万丈深渊,是无穷的刀山火海,诗人也不会屈服。所有的困难,在诗人看来,淡淡化作了“北海游”三字,何其乐观、何其洒脱、何其豪迈。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站到了别人抵达不了的高度。在历史的关口,有的人青史留名,有的人却遗臭万年,当是境界格局使然。文天祥的怀抱着“舍生取义”的决心,“有意”为国捐躯,这是一般凡夫俗子所不能抵达的高度。只要逃出了元军大营,就有机会再为国家尽一份力,纵然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庶几可以概括文天祥十年抗元生涯,其精神千载而下,熠熠生辉,动人心魄!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