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九一八事变”的纪念日。
日本侵华,华夏一片疮痍。
有志气的中华儿女,无不拿起武器,奋起反抗。
无数军民,抛头颅,洒热血,只为独立与自由。
抗战时,人人皆为军人,人人皆是护国人。
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从军行》。
体会诗词中的万丈豪情。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诗经里带有行字的诗句,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国家危亡,民族危亡的时候,无数人投笔从戎,拿起武器,保卫国家。他们此时的心情跟杨炯一样: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塞上沙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战场上,哪一处不是异常残酷的呢?唯有战斗,才能赢得自由。
《从军行·其一》
唐·李白
关于行_的成语行行出状元行行蛇蚓砥节励行才高行厚砥身砺行东行不见西行利砥行磨名苦行僧并行不悖丈人行关于行_的词语才高行厚并行不悖砥节励行鸟兽行苦行僧砥行磨名砥身砺行德浅行薄丈人行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行_的。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长恨歌》 唐·白居易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长恨歌》 唐·白居易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李白豪情万丈,愿斩下敌首的头颅,让边关永息战火,重回安宁。在抗战期间,这是多少军民共同的期盼。
《从军行》
唐·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战争的残酷非你我能想象,当他们擒获了敌人之后,高兴之余,你不知他们经历了怎样残酷的战斗。
《从军行》
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唐·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所以征战沙场的军人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不求生着回来,只求能为国家尽一份力。
《从军行六首》
息邪_,距_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宋王安石《答手诏封还乞罢政事表札子》:“今待_期年,而法度未能一有所立,风俗未能一有所变。朝廷内外,_行邪_,乃更多於乡时。”清汪懋麟《<文庙纪略>序》。
唐·刘长卿
其一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钱塘湖春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观沧海 [作者] 曹操 [朝代] 汉 日月之。
其六
黄沙一万里,白首无人怜。
报国剑已折,归乡身幸全。
单于古台下,边色寒苍然。
1、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
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多少军人浴血奋战,付出生命,可是,能平安回来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杜甫)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 李白)原文: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
《从军行》
宋·张玉娘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
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