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数字的诗句,有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古诗

在诗词中。把数字嵌入诗中。会给人以直观、对比的感受。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数字诗。数字巧妙地嵌入诗词中。与诗中的情境浑然天成。含有数字的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1两个黄鹂鸣翠

在诗词中。

把数字嵌入诗中。

会给人以直观、对比的感受。

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数字诗。

数字巧妙地嵌入诗词中。

与诗中的情境浑然天成。

含有数字的诗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4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5 五岭逶迤腾细。

让人拍案叫绝。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1、《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去:指距离。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亭台。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流离江南,晚景凄惨,又年迈多病,有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古诗,当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诗人写下此诗。

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一”与“三”三次反复,按理在近体诗中是禁忌的,但诗人却写得神韵天然,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宫词二首·其二》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含有数字的诗句

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含有“九”的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宋 陆游《示儿》) 含有“十”的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2、十指不沾泥,鳞鳞居人厦。(宋 梅饶臣《陶者》) 含有“百”的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被称为诗奴,他专注写诗,他视写诗为生命,全身心投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他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这两句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诗中用数字将写诗的情景描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对比。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将那种闲适与自由写得入木三分。

《渔父》

南唐·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含有数字的诗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4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5 五岭逶迤腾细。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含有数字的诗句

渔父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宋·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

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含有数字的诗句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咏竹》

清·郑燮

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叠叠的呢?

郑板桥是一个大画家,这首诗,似乎描写了一幅清雅的画竹图,没有叠加,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几枝竹子,十分清雅。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图片来源:石家小鬼

上一篇 2023年04月09 15:24
下一篇 2023年05月01 00:55

相关推荐

  • 元曲六宫十一调,元曲代表作品有哪些

    〔黄钟〕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六宫十一调”“黄钟宫富贵缠绵。”〔醉花阴〕曲牌名,套数首牌。古近二体。古体5句,宋词牌小异。近体七句,前五句同古体,北曲多用之,定格

    2023年04月20 272
  • 元曲大师马致远视频,马致远与谁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34;,还有&34;之称,马致远与谁并称元曲四大家,与

    2023年04月16 240
  • 赞旗袍美女的诗句,赞旗袍美女的现代诗句

    旗袍风采(新韵)文/余香雍容华贵牡丹娇。1、旗袍牟国竑蝶领镶丝云掩颈,芳华绝代韵流风。丹青盘扣生婀娜,霞染深衣玉面红。2、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

    2023年04月13 211
  • 我自横刀向天笑下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狱中题壁》清.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是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横眉冷对千夫指,思想家谭嗣同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狱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2023年05月19 254
  • 鸟诗句,带有鸟的诗句100首

    飞花令——“鸟”1、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春宫怨》2、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1.关于鸟儿的诗句1、云开孤鸟出,浪

    2023年04月12 249
  • 春江水暖鸭先知上一句,七律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作为诗词界的顶尖人物,以前也做过几次介绍。今天稍作简单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2023年05月04 311
  •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下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幽默回答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经常被引用于生活各种场景中,意指背后另有心思的意思。其实这句话出自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旷世之作《醉翁亭记》。欧阳修,公元1007年出生在北宋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一个小吏家庭

    2023年04月25 222
  • 心心相印下一句是什么,关于心心相印浪漫句子

    捻一指清风入怀;摘一片绿叶细语;拾一抹情思触动心灵;让清灵的空气凝滞住脚步,让心、剥落掉所有的浮华与喧嚣,轻嗅着恬恬静静的味道,在一径蜿蜒里去感知天与地的纯净与博远......此生有你,纵然最终只是一

    2023年05月13 307
  • 克服困难的诗句,逆境中砥砺前行的诗句

    “有我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总有一句诗词,写尽你的悲欢离合。总有一句诗词,诉尽你的款款心曲。如果自己也能写首诗,诉一诉此时的心情。该多好呀!《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写格律诗。我累了!可能是现

    2023年05月01 238
  • 山河诗句,带有山河的唯美诗句

    一字一句绘山河,一诗一词见天地中华大地和风阵阵、文明悠悠每一寸山河都饱含诗情画意让我们跟随这些诗词纵览大美中国京杭大运河“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从春秋时期吴

    2023年04月22 241
  • 黄梅戏是元曲吗,黄梅戏是哪里的

    百年yesuo,回看千年。知识的搬运工、文化的传输带、思想的播种器【百年yesuo】是一个个人品牌公众号,集中收录了yesuo先生的【快餐读史】、【聊历史】、【品读经典】、【散文随笔】、【时评狂论】、

    2023年04月20 296
  • 火牛记在哪首元曲中,活牛在哪

    双调·拨不断元代:马致远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桥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元代:马致远惜春夺残造化功,占断繁华富,芳名喧上苑,和气满皇都。论春秀

    2023年04月17 29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