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元节的诗句,中元节最佳10首古诗

中元节最佳10首古诗,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

中元节最佳10首古诗,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本草采萍时日歌(唐高供奉作)

唐 · 不详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宫词一百首 其二十六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

中唐 · 王建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节的诗句2 《中元见月》 边贡(1476~1523)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雨中呈子晋》朱熹(1130~1200)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灯前飞入玉阶虫,未卧常闻半夜钟。

看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中元夜

唐 ·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泊淮口

唐末 · 罗隐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吴姬十首 其十

唐 · 薛能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

中元日得雨

南宋 · 王十朋

秋阳亢流火,时雨洗中元。

既贺苗苏槁,还欣暑涤烦。

德知天地大,功任鬼神言。

愿作老农圃,一犁耕故园。

宫词 其四十

北宋 · 王仲修

殿阁新秋气象清,玉阶露冷半彫蓂。

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

中元日斋中作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青囊如何授,从此访。

明 · 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沈冥不愿醒。

干楼晚眺 其二

中元节的诗句最有名的两句诗如下:1、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译文:可不知是谁,让我在这元夕朝思暮想,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明 · 李贽

凭高一洒衣,望远此何时。

正是中元节,兼听游女悲。

杯干旋可酌,曲罢更题诗。

愿将北流水,弹与钟子期。

中元夕望开福寺灯塔

明 · 杨慎

铃语吟风寂梵音,塔灯擎月净高深。

盂兰瑞草生三昧,天竺昙花散五阴。

雁沼恍疑星宿海,鹫峰幻作火珠林。

西方谩说光明藏,何似中华池布金。

留别娄郎中元善

明 · 邵宝

廿载论交地,溪山古信州。

晚园收硕果,周道傍寒流。

天与裁春服,人将渡野舟。

夕佳轩外月,还照越江秋。

七月十五日颂盂兰佛会

明 · 皇甫汸

萧晨凌上界,孟月会中元。

绮供千花缀,芳筵百果繁。

流悲咽笙磬,伫想现灯幡。

中元节的诗句1 《中元作》唐·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中元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

解脱徵冥理,俱来听法言。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举例如下:1、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2、红灯照渡同千盏,翠竹扬播各一竿。3、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清竖没坐读唐诗。4、有娥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鸟媒。5、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

七月十五夜太湖看月

元末明初 · 谢肃

震泽早秋秋月明,老夫此夜颇关情。

三千馀里出闽海,七十二峰看洞庭。

滉漾金波浮大地,淋漓元气湿青冥。

茫然错料鸱夷子,倒载西施一舸行。

七月望后寄寒碧上人(与钟、谭亡友周旋其善。)

明末清初 · 徐波

楚鬼微吟上峡谣,中元法食可相招。

凭师为譬兴亡恨,雨打秋坟骨亦销。

兰城中元

清 · 乌竹芳

殽果层层列此筵,纸钱焚处起云烟。

满城香烛人依户,一路歌声月在天。

明灭灯光随水转,辉煌火炬绕街旋。

鬼馀争食齐环向,跳跃高台欲夺先。

七月十五日饶溪舟次(己亥稿下,清光绪二十五年秋、冬)

晚清 · 丘逢甲

南国中年节,西风下水船。

溪声喧百里,峰影蘸双莲。

野祭人呼鬼,温汤客试泉。

团栾明月上,照梦鹤山前。

临江仙 中元节灵泉禅院盂兰法会

当代 · 周燕婷

修得浮生缘几世,池塘芳草萋萋。寸心何以报春晖?星空凝望处,珠泪暗垂时。

几杵疏钟惊梦觉,诸天花雨纷飞。慈云一片去还归。连山青不断,岩水碧无涯。

中元节感赋

当代 · 熊盛元

幡影幢幢鬼面燃,三牲祭向净坛前。

不知尘海茫茫劫,谁为苍生解倒悬?

注:梵语盂兰,华言倒悬。

上一篇 2023年05月03 08:57
下一篇 2023年05月26 22:37

相关推荐

  • 带唐的诗句,带唐字的唯美诗句

    春日灿烂,来写一首格律诗吧!浙江卫视《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八节课,教你写格律诗!在唐代,七律佳作频出。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

    2023年05月01 241
  • 带远的诗句,带远的诗句寓意美好的

    《送远》【唐】杜甫7.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唐·王维《画》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8.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先秦·屈原《离骚》释义:行程如此遥远,天路这般艰难,我

    2023年05月24 285
  • 形容牡丹的诗句牡丹赋,形容牡丹的诗句有哪些

    据了解,近年来,洛阳坚持以“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牡丹文化”“利民惠民”为主脉,创新举办机制、提升节会内容,彰显文化特色、落实惠民举措,真正把牡丹文化节办成弘扬河

    2023年04月26 301
  • 形容手指漂亮的诗句,古人对手指的赞美

    微信公众号“诗会”(shihui-01),请打开微信搜索“诗会”,与董卿做朋友。纤纤玉手在古诗词的阵地上,始终焕发着迷人的光彩。古代女子的素手藏于深深水袖中,一刹那的一抖水袖,便抖出了一对暖玉般的妙手

    2023年05月02 322
  • 黄果树瀑布的诗句,黄果树瀑布的著名诗句

    中国十大瀑布诗十首文/关志高.黄果树大瀑布.银河直泻玉水流遥看瀑布醉眼眸飞流如镜明天地浩气凌空春到秋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奇观大瀑布亚洲第一入名录浩荡激流沧桑历惊天动地唱一路重庆万州大瀑布.银河直下泻青天

    2023年05月10 285
  • 关于榜样的诗句,赞美榜样引领的古诗句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今天,是2022年高考第一天1193万考生参加今年高考厚积薄发,天道酬勤在此,祝福所有学子旗开得胜,金榜题名!乘风破浪,前程似锦!不负韶华,未来可期!2022高考全力以赴!加油!

    2023年04月10 241
  • 蒋公的诗句,真实的蒋公

    蒋介石的诗作不多,传世的第一首是他1909年在日本士官预备学校读书时写的这首《述志》,真实的蒋公,那一年他22岁。其诗如下:,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朝霞映旭日

    2023年04月24 240
  • 酒的诗句,酒的唯美诗句

    酒的唯美诗句,中国有千年的酒文化,饮酒诗词便是其中的一部分,无数文人骚客于酒之一事留下过千古名篇,今日知菌便为大家盘点史上最经典的饮酒诗词名篇排行榜TOP20,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TO

    2023年05月19 238
  • 写重阳节的诗句,重阳节的古诗10首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一年重阳时。重阳,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千百年来,重阳节的古诗10首,重阳节的文化韵味,不仅体现在传统民俗中,也蕴含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十三首重阳节的诗词,今年

    2023年05月02 237
  • 每天投一票下一句,每天一票的顺口溜

    截至11月16日10时由中央政法委主办的年度“平安之星”网络投票活动访问量已经达到3.4亿次已收到6276.3万张选票长按下方图片即可识别二维码查看事迹介绍为酒泉的他(她)投票助力按对子对并且按压韵来

    2023年05月03 273
  • 元代为什么会兴起元曲,元代出现元曲的原因

    现在我们一提中国的文化,元代出现元曲的原因,顺口就来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元曲其实就是杂剧,那么为什么杂剧在元朝会这么流行,最终形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呢?蒙古族在中原的唐宋时期的几百年中长期处

    2023年04月14 212
  • 秋天浪漫的诗句大全,秋天浪漫的诗句

    长河落日,古道斜阳;江枫渔火,深红浅黄……这是最绚烂的秋日,隽秀且沉香浮动。相思、赏枫、饮酒,自古至今,文人墨客总会在秋天采撷生命中恬淡的禅心真谛,描摹甘醇绵长的诗行。在秋光里望明月惹思念,见落花生感

    2023年06月04 21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