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比喻手法的诗句,含有比喻的诗句100个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画来说,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亮丽的色彩,能够将目光马上吸引过来。想象一下,如果诗词中出现斑斓的色彩呢?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九首色彩斑斓的诗词,句句都好看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于画来说,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亮丽的色彩,能够将目光马上吸引过来。

想象一下,如果诗词中出现斑斓的色彩呢?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九首色彩斑斓的诗词,句句都好看!

《忆江南》

唐·白居易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山外青山。

含有比喻手法的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运用比喻的诗句如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3.马作的卢飞快,共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4.床头屋漏无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春天多么美好,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白居易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色彩绚丽的阔大图景,令人回味不绝。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如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天的村庄里,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秦观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桂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词人以“浅碧”、“深红”比喻其他花,与“轻黄”相对应,新颖别致。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诗人举目望去,含有比喻的诗句100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艳夺目的柿林。柿叶经霜一打,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接着,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秋天的傍晚,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十分鲜艳。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在这首词里,晏殊注重色彩描写,其中“芙蓉金菊”、“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淡水”、“碧天",或明或暗写出景物的色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给人以美的陶冶。

《忆江南·歌起处》

明·王世贞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家在五湖东。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带有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苏轼的《中秋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出自李贺的《马诗》。

傍晚时,夕阳照在江里,红透了半边江。柔绿的蒿草在梅雨中,更显青翠,穿着淡黄衣衫的女子正承受着细细的风。

含有比喻手法的诗句

全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折射出词人心灵的平静。境界的开阔和景物的明丽,又透露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摹景抒情,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与画的同步造诣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13:35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13:26

相关推荐

  • 五月的诗句,人间最美五月天的诗句

    五月,是一个和暖的月份。春之末尾,夏之开始,风还是轻柔的,气温正好,不燥热,也不寒凉。蔷薇开了,石榴花正艳,向日葵生机勃勃,一切都在酝酿着新的希望。这五月的天,风划过耳畔,觉得暖;指腹抚上脸颊,心会颤

    2023年05月18 307
  • 含有舟的诗句,有舟的古诗100首

    01、君爱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02、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白居易《送客回晚兴》)03、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温庭筠《京兆公池上作》)04、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孟浩然

    2023年06月04 278
  • 形容正气的诗句,为人正气的诗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隐娘说:提到李清照,大家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婉约派词人。但是这位人比黄花瘦的才女却偏偏也能写出如此铿锵豪放之词,实在令人佩服。“至

    2023年05月10 247
  • 有缘自会相见下一句是什么,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

    缘。没有刻意的安排。2、相逢即是有缘,有缘自会重逢。这句话是民间流传已久的熟语。译文:相逢就是有缘分,有缘自然就会重逢,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缘分的妙不可言。3、诸法皆由因缘而起,有缘自会相见。这种说法来自

    2023年04月13 821
  • 元曲四大家的作词风格,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元曲大家中,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他说:“尝谓元人剧词,杂剧四大家和

    2023年04月11 235
  • 周笔畅演唱元曲,周笔畅演唱会唱京剧

    2005年3月底,周笔畅参加湖南卫视节目《超级女声》,5月6日获广州赛区冠军,并最终在8月26日的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亚军,签约天娱传媒;9月发行出道后的首支单曲《笔记》。2006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谁动

    2023年04月10 268
  • 青春作伴好还乡全诗,青春作伴好还乡电影免费观看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米广弘】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少时读杜甫诗的这一联,不觉微感讶异,心想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已年过五旬,且古人寿限短晷,五十即称知天命,何言“青春作伴”呢?后来翻阅注解,才知自

    2023年04月17 240
  • 表示想要放弃的诗句,表示要放弃的诗句有哪些

    如果说,1079年是苏轼最痛苦的一年。那么,1084年,也许是苏轼最高兴的一年。这一年,宋神宗想起了苏轼,“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于是将他从黄州调到汝州。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2、惟有

    2023年04月21 228
  • 好诗句摘抄大全唯美,寓意美好且大气的诗词

    所有的情感,在唐诗中,都能找到共情。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欣喜。是“三春三月忆三巴”的思念。是“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深情。亲手写一首格律诗,抒发心中的真实感受。《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填词。休

    2023年04月23 264
  • 有关黄河的诗句,描写黄河气势的诗句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亦是古今艺术家最常表达的艺术母题之一。人们常说“黄河难画”,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条黄河。说到黄河,脑海中浮现的第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了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2023年05月23 303
  • 含二的诗句,飞花令带二的诗句100首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风》二月江南

    2023年06月06 285
  • 元曲四大家出生地,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先后涌现出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位杰出的杂剧作家,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中

    2023年04月13 23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