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一句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此恨绵绵无绝期”。但事实上,“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原诗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而“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一句,正确版本的则是“好梦由来最易醒”,它出自清代魏秀仁所作的《花月痕·第十五回诗》: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下一句:此恨绵绵无绝期。“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白话文释义:自古以来,感情很丰富,投入的感情很多得人,都只会留下遗憾。而这种遗憾会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受之困扰,没有停止完结的时候。这句诗是两首诗。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记错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在1998年,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香港TVB推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口头禅就是“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记错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在1998年,香港TVB推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口头禅就是“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句是:好梦由来最易醒。出自:清人魏子安《花月痕·第十五回诗》。原文: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
不得不说,虽然这两句诗被串场了,但是从意思上来看还是相得益彰的。毕竟古往今来,多情之人用情太深,常常会因情生恨,而这恨往往又没有尽期。
而在原诗中,首联“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的意思则是古往今来,世间不乏多情之人。然而多情之人用情太深,往往也会因情生恨。于是对多情之人来说,人世间的爱情就像一场好梦,很容易就醒了。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这两句诗的意思,都是有着亲身体会的。既然说到了这首诗,我们便接着往下看一看。
下一句:好梦由来最易醒。出处:出自清代魏秀仁的《花月痕》。原诗选段如下: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释义:自古以来用情过深的人到最后只会留下遗憾,这个地方很难寻觅到有情人。
尾联“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所描写的正是别离的情景。即还没有到别离的那一刻,就已经断肠,泪水也早已经湿透了青衫。诗到这里便结束了,其实总的看来,这首诗最精彩的部分,正是容易被人记错的那两句“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自古多情空余恨下句是:好梦由来最易醒。意思是自古以来用情过深的人到最后只会留下遗憾, 而越是美好的梦却是越容易醒。出自清代小说《花月痕》第十五回,作者是魏秀仁。原文: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
相信读到这里,“多情自古空余恨”的下一句,你已经很清楚了。虽然很多人都记错了,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串场的诗句也未尝不是一种趣味的尝试。
自古多情空余恨的全诗是:自古多情空余恨,此处难觅有情天。 情到尽时转无情,无情更比多情累。 君为我谱无声曲,此去闻曲如闻君。 未到恨时难知愁,愁起心头不知恨。 听风方觉秋雨至,已忘共饮西窗时。 云起。
最后你还知道哪些容易串场而有趣的诗句呢?欢迎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