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玉的诗句,形容美玉的高雅的诗句

《诗经》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化经典。诚如宗白华所言:“《诗经》中的诗……它们不但是中国文化遗产里的宝贝,而且也是周代社会政治生活,形容美玉的高雅的诗句,人们的思想感情全面的、极生动的具体的反映。”(宗白

《诗经》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化经典。诚如宗白华所言:“《诗经》中的诗……它们不但是中国文化遗产里的宝贝,而且也是周代社会政治生活,形容美玉的高雅的诗句,人们的思想感情全面的、极生动的具体的反映。”(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作为文化的载体,《诗经》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宗周时代的玉礼风貌。经粗略统计,《诗经》中有涉玉诗篇36首,占《诗经》总篇数的十分之一多。按其功能和作用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即祭祀用玉、馈赠用玉、以玉为饰以及以玉比人。这些既是玉礼文化的反映,也是玉文化的“诗化”。

其一,《诗经》中涉及的祭祀用玉,为当时吉礼的反映。吉礼即祭祀之礼。王国维《释礼》(《观堂集林》卷六)云:“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丰若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由此可见,礼从一开始就和玉有着不解的渊源。祭祀用玉中以“六器”最为典型。《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为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古人为了讨好神明祖先,用玉祭献,把它作为沟通生灵和阴间神灵的法物。周代统治者祭祀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说明周统治“受命于天”的合法性,二是为了祈求降福,保国安民,巩固自己的统治。如《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即写文王以玉郊祭天神后领兵伐崇之事。诗中的“璋”,郑玄《笺》云:“璋,璋瓒也。祭祀之礼,王裸以圭瓒,诸臣助之,亚裸以璋瓒。”诗之后三章写文王出师伐崇,以及对文王的赞美和祝愿。《大雅·旱麓》则写以玉祭天祭祖。诗之第二章:“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礼记·郊特牲》曰:“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可知,周人将祭天与祭祖并重,经常以祖配天而祭。《大雅·云汉》反映了周宣王以玉礼求神祈雨之事。《礼记·礼器》云:“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由诗中“圭璧既卒,宁莫我听”知,当时的旱情非常严重,已到了“祭神圭璧已用尽”的地步。

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出处:唐代李商隐《锦瑟》释义: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2、宝金兮委积,美玉兮盈堂。出处:汉代王褒《九怀》释义:金银珠。

其三,《诗经》不少篇章写人物时“以玉为饰”。《礼记·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由于周代“礼玉制”的确立,读书人又渲染玉有七德或十德,兴起小件佩玉。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喜欢佩带玉饰。在《诗经》中,玉作为一种装饰曾被多次写到。如《秦风·终南》:“佩玉锵锵,寿考不忘。”《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将翱将翔,佩玉将将。”《齐风·著》:“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小雅·大东》:“鞙鞙佩璲,不以其长。”《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鞞琫有珌。”《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大雅·公刘》:“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毋庸多举,可见,周人对玉饰是何等重视。周代等级制度森严,上下尊卑有序,也由此形成了以“合礼”为美的审美观,而最能表现德的名物就是玉,是“合礼”的表现形式。《诗经》中在描写人物,特别是上层贵族之时,几乎都要写到玉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君子的“玉”“德”世界。

描写美玉的诗句

英国的李约瑟曾说:“对于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来,它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的确如此,玉是神灵的化身,玉是美的标志,玉是财富的象征,玉是礼仪、等级的护照,玉还是道德的载体,神秘多彩的玉文化渗透和影响着中国文学、文化的方方面面。王逊《玉在中国文化上的价值》也指出中国的“一切艺术趋向美玉”(《中国艺术论丛》1938年版)。这就意味着多着力探究《诗经》及其他艺术中的“玉”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袁晓聪,系运城学院黄河文化生态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上一篇 2023年05月13 06:21
下一篇 2023年05月10 14:32

相关推荐

  • 春夜喜雨全诗,《春夜喜雨》原文及翻译

    这首古诗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第三首古诗。古诗词诵读这一部分,一共收入了十首古诗,这些古诗给出了注释和插图,目的是让同学们根据注释和插图,试着理解古诗的含义,《春夜喜雨》原文及翻译,并试

    2023年06月01 236
  • 元曲中的法律意识是,法律意识在法律文化中的地位

    导语:玉的开发在中国历史悠久,距今发现最早的玉器是1万年前的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的3件软玉砍斫器。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玉在中国

    2023年04月10 241
  • ()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唐朝的鼎盛时期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唐朝的鼎盛时期,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元·赵孟頫《窠木竹石图

    2023年04月16 230
  • 形容父女情深的诗句,父女情深七言诗

    在信奉“严父慈母、父为子纲”的时代。母爱被人们吟咏不绝。诗词华章俯拾皆是。而赞扬父爱的诗篇却不多。饱受中华传统美德熏陶。素以含蓄内敛为特点。父爱如山般厚重。稳稳地立在时光的河岸边。千年不语。其实,那些

    2023年05月15 260
  • 国富民强下一句,国富民强七言对联

    韩世平是湖南永顺大山里走出来的青年,父母靠务农供他和两个姐姐上学,日子过得非常困难。变化始于2013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这给当时就读高一的韩世平带来了希望。韩

    2023年05月31 266
  • 月的诗句,带月的古诗100首

    诗词是我们最熟悉和喜爱的古代文学载体,诗词中描写得最多的元素,非明月莫属,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诗人,不管是豪放派词人还是婉约派词人,面对同一轮明月,他们都抒发着各自不同的情感。一、《把酒问月

    2023年05月02 264
  • 未来可期的诗句,寓意未来很美好的诗句

    喜欢我们请记得关注:永远年轻ForeverYoung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个人孤独的在这尘世中,寻寻觅觅,一条独木桥走到黑,管它世间纷纷扰扰。走过漆黑的夜,看第一缕阳光洒落。1、山重水复疑

    2023年05月18 264
  • 写男女的元曲,马致远写的元曲

    说到武汉话。其实在全国方言中并不算很难听懂但方言中夹杂着不少武汉俗语举个栗子:鞋子不叫鞋子叫孩子孩子不叫孩子叫伢初来武汉的人对于武汉话的第一印象就是霸气十足甚至网友提问“武汉话如何优雅的讲出来?”评论

    2023年04月11 266
  • 描述杜鹃花的诗句,杜鹃花诗句大全

    文/辉叔(许日辉)(一)山岗遍野竞妖娆。灿烂如霞似火燎绽放花香留客醉。英灵浩气入云霄。3、杜鹃花里杜鹃啼,浅紫深红更傍溪。迟日霁光搜客思,晓来山路恨如迷。——杨行敏《失题二首其二》(这是早上的山路,且

    2023年04月25 258
  • 夏开头的诗句,夏字开头的诗句浪漫的

    01.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骆宾王《夏日游目聊作》)02.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李商隐《荆门西下》)03.夏雨万壑凑,沣涨暮浑浑。(韦应物《观沣水涨》)04.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2023年05月15 286
  •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下一句,人若敬我一尺我必还人一丈

    孔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人,都是相互的,你怎么待人,人就怎么待你。一辈子太短,过一天就少一天。你若在乎,我便珍惜;你若不屑,我便弃之!人心看不穿,真心难遇见《增广贤文》中有言:画虎画皮难画骨,

    2023年04月20 276
  • 带有黄字的诗句,带黄字好听谐音昵称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唐·崔颢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唐·崔颢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所见》清

    2023年05月10 39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