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用现代的商业视角解读,魏、蜀、吴就像是三家不同类型的公司:曹氏企业是典型的垄断性国有企业,做的“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生意;刘蜀是率先实行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孙吴是典型的家族企业。
- 如何取得成功的? -
虽性质不同,但三家企业在当时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它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各自的优势是什么?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精彩的商战故事?
曹氏企业形成的过程
曹氏企业有点像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海尔老总张瑞敏提到中国移动时羡慕不已,因为“客户的数量决定企业生存的质量”,中国移动客户数量巨大,而且客户群的消费能力很稳定。不管你到了哪里,国内还是国外,你都得缴费,否则手机就停机了,这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即便你跑到了天涯海角,照样在它的营运范围之内,你手机上的“中国移动欢迎您”即是证明。曹魏又像中石化,“美丽的祖国我的家,走到哪里随便挖”,原油涨价,它比谁都涨得快;别人降价,它却磨磨蹭蹭不肯降,里外都赚钱,不进世界500强前十位才怪呢!所以曹操将企业做大在于他有垄断的政策,当然这政策也是他争取来的。
企业回江苏大直(张家港)律师事务所,拥有专业的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团队,多年承办各类公诉、自诉等重大案件;服务领域包括:律师会见、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二审改判、减刑假释和死刑复核等。 案件代理期间,主任律师对每个案件办案思路、证。
世人都爱做独门生意,“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曹魏掌握了核心资源,而且还是独占,让孙权、刘备之流羡慕得直流口水,恨得牙痒痒。
- 曹氏企业的烦心事-
所有权问题
当孙权、刘备对曹操羡慕不已的时候,曹操或许正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兄弟们,你们别看哥表面很风光,其实哥背地里很受伤。”为什么呢?因为曹魏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国独大,但没有解决企业的所有权问题。曹操虽然是当权派,但名义上不过是大汉天子脚下的高级打工仔,干得是皇帝的活,拿的是丞相的工资。尽管他位高权重,可以随意发布 圣旨,可以随便给人封官加爵,但终究还是个汉相,不是汉帝。真是成因天子,无奈也因天子。这就是曹操头疼的原因。而且,随着曹魏的势力越来越大,曹操的头也疼得越来越厉害。其实曹操不是头疼是心疼——创造了这么多的财富却没有分享机制,只能看着日渐增长的财富发愁,既不能分享财富,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免职。
- 曹氏企业市场开拓策略-
抢人抢粮抢地盘
三国中,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就是垄断型国企曹氏企业。
它凭着资源垄断的优势,一国独大,曹氏企业的地盘比刘氏企业和孙氏企业的加起来还大。
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
曹氏企业的垄断优势,决定了其强硬的市场开拓风格,它采取的是“抢人、抢粮、抢地盘”的强势竞争策略。只讲硬道理,硬起来比谁都硬。为什么曹操这么硬,因为朝里有人?不,他不是朝廷里有人,而是朝廷里都是他的人。市场占有率低,曹操就采取强买强卖的并购策略,霸王硬上弓,不管你同不同意,先拿下再说,从公元198年开始,曹操先后吞并了徐州、冀州、青州和并州,并于公元207年8月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想想也是,就一个劫道的彪形大汉而言,他的劫道理念就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要是半个不答应,老子管杀不管埋。实力硬,话说出来自然硬。
此诚不可与争锋。天子产生于中国农耕文化,古人用心辨识到天命--北斗指寅,大地回春,而顺从于天命耕种,而有了丰收;于是认天为父,听天命,天行健自强不息;认地为母,厚德载物,而有丰收。天子是人格化的自然界,被。
往往是千军万马直杀过来,铁骑踏过,血流成河,这地盘就成它的了。因此,曹氏企业靠着强大的势力迅速扩张版图,快速并购了多家企业,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和行业的领导地位。
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柄。下:攻野史品论春秋,寻千秋伟业
猜\你\喜\欢
领导只需掌握这个原理便可以管理好团队
挟天子以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 锋 是诸葛亮 隆中对 自董卓 已来,豪杰并起,跨州 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 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 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 百万之众。
如何让你的团队更给力?
高情商的管理者如何与下属沟通?
入学在即,带你见识“战狼”的军训
果然有你,悟君带你向远方……
吴京《战狼》告诉我们:请让孩子吃点苦!铮铮铁骨必须看看
由内至外的销售战略:如何让复杂销售行之有效
哦,我的天哪!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