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即将过去,冬季就要来临。霜降这15天,描写秋天凄凉伤感的诗句,草木黄落,万木凋零,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最能触动诗人敏感的神经,催生了不少经典名作。在《新岁时歌:古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纺织出版社)一书中,作者李颜垒便认为,送别是霜降的主题之一,止庵法师有诗句“老夫莼兴动,霜降橘书来。珍重矶头石,留予一片苔。”于霜降分离,互道珍重,依依惜别,留一物为念,所思所念都深深融于那一片苔中。离别本就苦涩,霜降的萧瑟与寒意更为这离别增加了一份伤感。
■《泊舟盱眙》
唐·常建
描写秋天凄凉的诗句如下:1、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黄昏时纷纷归巢。译文:小桥下溪水潺潺,溪边人家炊烟袅袅。我在瑟瑟秋风里骑着。
泊舟睢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盱眙,即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常建曾在这里当县尉,是个九品小官。这首诗就是写在盱眙官任上。
诗人在官场上不得志,郁郁不乐,生活在烦闷、惆怅、苦恼之中。在秋冬之际时的一天黄昏,诗人外出归来,停舟泊岸,看到了一些霜降节气的景物,于是就写了下来,变成了一首凄凉、幽怨、惆怅的诗歌。
像写一篇文章一样,首句交代了地点、时间、事件。泊舟,指停船靠岸,这是指事件。把舟停在悠悠碧水、清澈长流的淮水岸边,这是指地点。霜降,天气已经飞霜,一般飞霜在秋冬之际,但是南方与北方不同。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写诗人由黄昏到夜里这个时间跨度里的所想所思。诗人进士出身,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然而仕途失意,得不到重用,被朝廷委任一个小小九品县尉,真是大材小用,难免有点喟叹生不逢时,所以在寒冷的夜里辗转翻覆,难以入睡。
寒冷天气,漫漫长夜,久久没有睡着的诗人,耳边传来是潮水拍打水岸的声音,眼睛看到是一轮寒月在城头洒下一片凄清的余晖。该联的“潮侵岸”与“月近城”是真正写出了诗人失意时的幽怨情怀、凄凉心境。
描写秋天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
诗人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外很空虚,很孤独,事业又不顺利。所以诗人就感叹,说这样凄清孤寂的乡愁羁思谁能不悲伤啊!
身在异乡,事业不顺,心情不佳,当你也是如此之时,是否也会感同身受?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
时间过得太快,能不能等一等,再等一等,让日子重新来。
这是一首送别诗,不过被送者为诗人李颀的晚辈魏万。诗人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了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谊,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此情此景,若是换做我们写这首送别诗,相信也会如此。
“鸿雁不堪愁里听”,是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边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
“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
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两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
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最是肺腑之言诗中见,不知道魏万后来听这些规劝了没有。要是听了老人言,那该少走多少弯路啊。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霜降下来之后,气温降低,枫叶由于气温降低,就变红了。沐浴阳光,傲然临风,裹着几分妩媚,在秋日里艳丽绽放,这是多么美的场景。
秋天悲凉的诗句如下文所示: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出自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解释: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一声声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嘀嗒雨声,都使得愁思更浓。夜。
《山行》诗歌写得很美,也很有意境,读的时候我们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画面,以枫林为主景,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我们来看,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我们,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啊。
多么美丽的枫林,在霜降这个时节,秋染山林,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鲁山山行》
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旅行。
山路上没有其他人,但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山间的种种景象,那千姿百态的山峰,那染满红色的树林……
在山中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古人写秋天凄凉的诗句如下:1、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一纪映淮《咏秋柳》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爱。一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3、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一李颀《送刘昱》4、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多么惬意,这似乎是独属于诗人自己的山林,这似乎是独属于诗人自己的秋天。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19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秋天凄凉伤感的诗句如下: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