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全唐诗》共收录唐代诗人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诗,一千五百五十五条句子,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全诗 《秋浦歌》 作者:李白 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1、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 2、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3、缘:因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忧愁。缘:因为。个:这样。明镜:明亮的镜子,也可以指秋浦明亮的河水。何处得秋霜:用秋霜形容自己的白发。诗人看到明镜里满是如霜的白发,便惊奇地问道:明镜里哪来这么多秋霜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2、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秋浦歌》。3、白话译文: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独坐敬亭山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出自唐朝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白发三千丈是出自唐朝李白的《秋浦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苍苍白发似乎有三千丈那样长,细想一下原来是愁绪有这么长导致的。不知道镜子里,头上是在哪里染的秋霜啊。作者简介。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悯农其一
李绅
白发三千丈: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作品《秋浦歌·秋浦长似秋》。作品原文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词句注释【1】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2】白发:白头发。亦指老。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发三千丈”出自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全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秋浦歌十七。
诗的前两句写出一个过程,大雪铺天盖地,山上的鸟都飞走不见了,路上行人的脚印也都被盖住了。而这个渔翁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大雪中仍旧独自钓鱼,寄托了我行我素的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