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一编书是帝王师,相思入骨的经典诗句,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
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兴元,汉中。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
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
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④一编书是
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⑤车轮四
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A. 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
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B. “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
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 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
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 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
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D
(2)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剑指三秦:指刘邦占领三秦事.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事.一编书是帝王师:《史留侯列传》载张良在下邳圯(移)上老父出一遍书《太公兵法》示张良曰:"读此。
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
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
沉的现状。怀古与伤今浑然一体,抒发了词人炽烈的爱国之情。②下阕先从张仲同即将帅
兴元,词人心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沉恨离愁写起;接着以“回首处”二句加以过渡;想象
离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离别与相思融为一体,抒发
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解析】【分析】(1)D项,“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抒发了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
离愁”错。“君思我,同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一句,从对方思念自己着笔,写孤独的友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左思《咏史》八首 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
人望雁寄情,寓情于景;“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一句,从白己思念友人出发,写
留别苦情和别后相思。故选D。
(2)上阙开篇点题,首句词人提到“汉中”,自然地联想到汉朝基业的建立。他满怀报国
之志,渴望光复故土。接着“想剑指三秦”三句,词人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
业的历史往事,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
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然后词人笔锋一转,由“追亡事,今不见”过渡,由历史的回顾
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
裂、神州陆沉的现状。最后抒情:“胡尘未断”和“塞马空肥”,既写出严重的民族危机,又
抒发报国无路的悲愤。怀古与伤今浑然一体,抒发了词人炽烈的爱国之情。下阕先从张仲
同即将帅兴元写起,表达词人心中对友人不舍的离愁。“更草草离筵”三句,以“更”字领
起,纵笔直抒沉恨离愁,充分揭示出别离时的愁苦心境。接着以“回首处”二句加以过渡;
想象离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于是“安得车轮四角”。
从对方思念自己着笔写留别苦情;“不堪带减腰围”,从自己思念友人出发写别后相思。综
上分析,本篇结构颇为紧凑,可以这样回答本题:上片只有两层意思,其问以“今不见,但
山川满目泪沾衣”过渡,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
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这样,就使怀古与伤今浑然联成一体,可以全面地表达词人炽
烈的爱国之情。下片在结构安排上也有相似之处,即从张仲同写起,以“回首处”二句过
渡,接写作者的愁怀。
故答案为:⑴D;
⑵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
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
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
的现状。怀古与伤今浑然一体,抒发了词人炽烈的爱国之情。②下阕先从张仲同即将帅兴
元,词人心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沉恨离愁写起;接着以“回首处”二句加以过渡;想象离
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离别与相思融为一体,抒发了
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左思《咏史》八首 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
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
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
进行分析概括。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的能力。此类题解答,第一步:点明结构技巧的类型名称。第二
步: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第三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作用。这首词上
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
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
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
下阕先从张仲同即将帅兴元,词人心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沉恨离愁写起;接着以“回首
处”二句加以过渡;想象离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离别
与相思融为一体,抒发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链接: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宋代·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