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霞的诗句,形容晚霞很美的古诗

一、《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

一、《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关于晚霞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中异常失意,这首诗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乐游原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在当时是比较出名的游览之地,很多诗都有提及此地,比如下面这一首。

二、《忆秦娥·箫声咽》(唐·李白)

2、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刘禹锡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赏析:该句意思是:雨下了很久,终于停了,晚霞很漂亮,天气很明朗,起风了,晚上的景色很清明。3、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白居易。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相传这是李白写的词,后世对其评价很高,誉之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是一首伤今怀古,托兴深远的词,词的上片始终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而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将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通过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代陵墓的掇取,从而进入了历史的反思。

三、《金陵五题·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时诗人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经金陵,金陵是六朝故都,可在诗人的那个年代,金陵已非曾经的江东繁华之地,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诗人有感于此,写下了这一组共五首咏怀古迹的诗篇。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真是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四、《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115、钓晚霞寒波濯锦,看秋潮夜海熔金。——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116、绿绣笙囊不见人,一口红霞夜深嚼。——李商隐《河阳诗》 117、有熊之君好神仙,餐霞炼石三千年。——陈陶。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这首小令很短,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五、《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是诗人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形容晚霞很美的古诗,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尝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在离开朝廷后他的心情轻松畅快了很多,因此写了这首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关于晚霞的诗句

七、《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八、《苏幕遮·怀旧》(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形容晚霞的诗句 1、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3、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4、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5、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6、横烟秋水上,疏。

写这首词的时候,词人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与传统的写离愁别恨不同的是,这首词的意境更阔远。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笔下是少见的。

九、《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形容晚霞的诗句如下:1、 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唐代陈嘉言《晦日宴高氏林亭》翻译:我在太阳落山的黄昏骑着马回家,我只看到满天的红霞映红了山川。2、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关于晚霞的诗句

十、《桂枝香·金陵怀古》(北宋·王安石)

1、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宴陶家亭子》唐 李白 绿水荡漾留下春日倒影,青色轩窗秘密珍藏妩媚的晚霞。 2、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长安古意》唐 卢照邻 龙衔着华盖,凤叼着流苏,映照着朝阳,连带着晚霞。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知江宁府。这首词当作于这两个时段的其中之一。作为一个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上一篇 2023年04月23 04:54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 03:36

相关推荐

  • 诗仙是什么意思,诗仙是什么意思诗圣是什么意思

    李白是我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一千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崇敬和敬仰。最早称李白为“太白星下凡”、“谪仙”的是唐代当时最具影响的诗人贺知章。李白初次自西蜀入京到长安时,

    2023年05月18 250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全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翻译

    白露为册,秋月为封,清霜作扉,翻动时满是瓜香果香,阵阵扑鼻。白露为乐,飒飒兮秋风,沥沥兮秋雨,淙淙兮秋波,声声入耳。白露为画,秋水与天共色,秋叶泫露如泣,伊人翩若惊鸿,步步皆景。9月7日17时53分,

    2023年05月15 220
  • 元曲妈妈的歌谱,献给妈妈的歌简谱

    有人曾经说过:“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一个母亲的三观,的的确确陶染着家庭及子女。喜欢读史的人可能会察觉,每一位成就卓著的人身后,献给妈妈的歌简谱,几乎都有一位聪慧、有见地、三观正确的母亲。,

    2023年04月11 218
  • 关于花开花落的诗句,欣赏花开花落的诗句

    20首最美落花诗词:无可奈何花落去,最是人间留不住叹落花如雪,一片一片翻飞,美而伤感;叹春光老去,一刹一刹弹指,芳华匆匆。时光轻轻留下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然远去,在黎明来临前,散尽那段甜甜的芳香……

    2023年04月12 303
  • 形容女童初长大的诗句

    古典诗词,真的是给孩子最高级的教养。从小读古诗词的孩子,身上的韵味和气质自然就能流露出来。除此以外,古诗词也是中小学语文的重头戏。和以前相比,小学古诗古文新增了80%,初中古诗文更是占全部课文的51.

    2023年04月16 296
  • 多情总被无情伤下一句是,自古多情总被无情伤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最近一直在看《清平乐》,关于这部剧,自古多情总被无情伤下一句是什么,小编觉得不论是剧情内容还是演员的演技都是不错的,而且豆瓣上的评分也挺高的。那么该剧的主题曲是谁唱的?完整歌词是什么?电视剧清平乐

    2023年06月04 295
  • 快乐的诗句,表达欢乐的古诗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幕非常精彩。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带着散兵游勇经过华容道。兵士疲惫不堪,表达欢乐的古诗,曹操却忽然大笑,部下不解,曹操说:我笑周瑜诸葛亮太笨了,如果在此埋伏一队兵马,以逸待劳,我

    2023年04月12 266
  • 有眼不识金镶玉下一句,有眼不识金镶玉全诗

    俗语“有眼不识金镶玉”在我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俗语,大家也经常使用。它通常用来比喻一些人目光短浅,孤陋寡闻,有眼不识金镶玉全诗,辨别事物的能力较差。可大家有所不知,“有眼不识金镶玉”也是一句被人们误

    2023年06月05 348
  • 描写秋天美景的古诗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简单

    季节更迭,已到夏末初秋的交替时分,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简单,少了夏日的喧器躁闹,也少了夏日的炙热灿烂,多了份初秋的清浅秀丽。落叶之秋,微风徐来,愿所有美好都不期而至,古诗词里的初秋,带您走进美丽的秋天!

    2023年05月19 254
  • 男儿当自强下一句,男儿当自强玩梗下一句

    田舍郎:农夫,村夫。插图作者:生晨煜这首诗歌是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诗意诠释,告诫人们要努力,努力的程度,男儿当自强玩梗下一句,决定自己生命的高度,谁付出的努力更多,谁就有可能获取更大的成功。在中国

    2023年04月11 246
  • 写杨贵妃的元曲,写唐明皇杨贵妃的元曲

    写唐明皇杨贵妃的元曲,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2023年04月16 227
  • 攻克乃还下一句,攻克乃还典故什么意思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四年(戊辰、608)隋纪五隋炀帝大业四年(戊辰,公元608年)[1]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军五百余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妇人。[1]春季,正月,乙巳(

    2023年05月11 31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