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暖风吹得何人醉?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题临安邸 林升 (宋朝)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当时,金人攻陷宋朝国都汴梁。宋高宗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即位,南宋王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腐败无能,骄奢淫逸,亡国丧家,。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游人”许多人是不加解释的,直接就当成了现代意义的游人。
《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
这个“游人”绝不是通常意义的旅游者。一、这些人是居住在杭州西湖“楼外楼”中的,他们不是外来的游客,暖风熏得游人醉全诗意思,也不是城里的郊游者。二、这些人本是从以汴州为中心的北方逃亡来的,可是,他们并没有将杭州看成临时住所,却当成了永久的家。三、这些萎蔫的家伙,不是醉于山水之间,重点是要酒、要女人。四、这些人不是普通市民,他们是大宋朝臣,也包括皇帝。
给这帮子人一个准确定位,还真是难事儿,想来想去,最后只得称他们为“苟安君臣”。
千百年来,许多人没有读懂孟子,没有理解真正的“民为贵”。其实,孟子的民本思想,并不是真正的为了人民、国家,他说的只是君王长治久安之策,也就是能够将君主地位一直传下去的策略。归根结底还是君主的位置,“民为贵”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说,要想让国君真正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比骆驼穿过针眼都难。国家安定时,为了长远,可以这么排列,可是,当眼前的事都顾不上时,当君主的位置受到威胁时,君主利益绝对是第一位的。
赵构建立南宋,当上皇帝。怎么当上皇帝的,赵构他自己心里最明白:是女真人帮他当上的。不是女真人掳走了亲爹与哥哥,位在老九的赵构根本排不上号。表面上他哭哭唧唧的说“靖康耻”,其实,他正偷着乐呢。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费了那么大的劲儿才当上皇帝,可他赵小九,天上掉馅饼,嘴一张就得了个帝位,让他吐出来,他死也不干。表面上,他说“迎二圣回朝”,二圣真的回来了,他就不是皇帝了,他心明镜一样。因为这样,南宋不能不叫嚷北伐,又不能真北伐。岳飞为江山社稷考虑,是忠臣,可是,对于他赵构个人,决不是忠臣,对于宋高宗,岳飞这样的人最能坏事,不可不杀。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全文如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翻译如下: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春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
要说,赵构不心疼亲爹、亲哥也不对,爹爹与哥哥在五国城让人家耍着玩,变着法折磨,他心里也不好受。但是,爹哥是鱼,皇位是熊掌,二者不可兼得时,舍鱼而取熊掌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
从人民、国家、君主三者关系上说,南宋不可能真的收复失地,打败金人。
另一方面,那南宋也没有收复失地的能力,全壁江山时都打不过人家,半壁江山更不是对手,它也只能苟且求安,只能“把杭州作汴州”。
历史不是英雄创造的,可狗熊却能影响历史。许多历史就是昏君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