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吃脖子下一句,吃鸡吃脖子顺口溜

近日,继皮蛋、臭豆腐之后,鸡爪成为了油管博主们的“挑战”(challenge)视频中的常客。没错,对于从小到大连鸡爪的真容都没怎么见过的他们来说。吃鸡爪,还真的是一项视觉、听觉和味觉上的三重挑战。写出

近日,继皮蛋、臭豆腐之后,鸡爪成为了油管博主们的“挑战”(challenge)视频中的常客。

没错,对于从小到大连鸡爪的真容都没怎么见过的他们来说。吃鸡爪,还真的是一项视觉、听觉和味觉上的三重挑战。

写出了著名美食游记《鱼翅与花椒》的女作家扶霞·邓洛普在第一次看到别人吃鸡爪的时候,就觉得十分“毛骨悚然”——

“她的牙齿像啮齿类动物一样,撕咬下鸡皮,她咬过关节处的软骨时,发出有点带水的嘎吱声。”

吃鸡吃脖子下一句

鸡爪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同样是个“挑战”,不过是“该怎么做才好的挑战”。

因为我们会纠结,是五香、酱香、蒜香、椒香、酸辣、泡椒、凉拌、红烧、咸水、还是卤好呢?

广东师奶会鸡爪用来煲老火靓汤、腌制白云凤爪;重庆嬢嬢会用它来做成一道“泡菜”;南昌阿姨更是烹饪鸡爪的专家,烤的、炸的、红烧的、卤的、水煮的……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

外国人根本就不懂鸡爪的美味

很多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人连几乎全是皮包骨的鸡爪都啃,留下了“中国人如同耗子,可食万物”的刻板印象。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卤鸡爪、烤鸡爪、豉汁凤爪、五香鸡爪、红烧鸡爪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通常也只会说:“这是什么,这能吃吗?”最多加一句,“好恶心啊。”

这是“一大锅邪恶巫婆煮出来的东西”;

这“很像魔药课的材料”。

△外国人难懂鸡爪的美/图虫

也难怪,毕竟在外国人眼里,所有动物的脚都有“脚气”。

美国知乎上有网友坦言,他一看到动物的脚就摆脱不了它“生前”整天都在动物粪便里走动的想法。

看到这里,老艺术家也不由得捏了一把汗,隐隐约约还闻到一点点味道。

△图/图虫

这不,新西兰一家中餐厅就因为向客人出售“不适合人类食用的”无骨凤爪而被“举报”了。

因为在新西兰政府发布的食品安全条例中,鸡爪并没有被列为人用食品。白白胖胖的鸡爪从屠宰场出来之后,大都沦为猫粮、狗粮。

甚至,有的小朋友以为,鸡是没有脚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无论是家里还是超市。

老艺术家很想告诉他们,不是鸡儿没有jio,而是jio都被我们吃光了。

马云在多伦多的演讲中提到,中国人一年要吃掉70亿只鸡。

假设每只鸡的两只脚都健在,而且都没有扔掉(扔掉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这么好吃怎么能扔),那么一年就会吃掉140亿只鸡爪!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了35亿只鸡爪。据统计,全球出口的鸡爪超过80%都进入到了中国市场。

△图/图虫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英国的肉禽制品加工厂每年加工的生鸡超过8.5亿只,也都不吃鸡爪。

精明的英国人到过中国人的超市之后,也发现了商机。豉椒蒸凤爪、泰式辣凤爪、卤鸡爪都被写进英国环境大臣的访华日记,发表在英国环境部官网上。

历史上就有过乒乓球外交,现在来个“鸡爪外交”也不是不可以。

△鸡爪外交长这样吗/图虫

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国外,吃鸡还存在着鄙视链?

外国人不仅认为鸡爪有“脚气”,还将鸡爪和动物内脏看成是穷人才吃的东西。

美国网友表示,他们家不富裕,吃鸡脖子,但他们甚至还看不起吃鸡爪的?还据此推测,未来中国人也不会吃鸡爪。

果然,懂得中华饮食文化精髓的人还是可遇不可求啊。

吃鸡爪,中国人有一亿种法子

其貌平平,实则手握数十栋不动产的广东包租公包租婆表示,“我们吃得起山珍海味,也喜欢吃鸡爪,而且还可以从早吃到晚”——

从早茶里的豉汁凤爪,到餐前小菜白云鸡爪,到妈妈牌红枣鸡脚花生汤,再到宵夜排档里的豉油皇鸡爪。

△豉油皇鸡爪/图虫

豉汁凤爪红香多汁,豉油皇鸡爪咸香软糯,白云凤爪酸甜爽脆。

豉汁凤爪,和虾饺、烧麦、叉烧包齐名的早茶“四大天王”。豉汁凤爪是豆豉蒸凤爪,鸡爪先煮再炸最后蒸,表皮蓬松酥软,吸附浓郁的酱汁,一吮即脱骨,齿頬留香。

而豉油皇鸡爪,和烧烤、炒螺、小龙虾都一样是广东大排档宵夜的灵魂。数十种香料药材、加入豉油(生抽)煮开、炖至入味出胶。

浓郁的酱香,胶滑软糯的表皮,厚实的掌心,筋道的脆骨,口感不可谓不丰富。

一口冰啤酒喝下去,一盘豉油皇鸡爪吮起来、一盘爆炒田螺嗦起来,是一整天烦恼和劳累的解药啊。

鸡爪北上,成了东北老铁老妹们继花生米、拍黄瓜之外的又一酒桌标配、喝酒必备的下酒菜。

喝酒,又怎么能没有烧烤?

东北烧烤好吃,全国人民都知道,但湖南烧烤也必须榜上有名!

湖南烧烤有三宝,牛油黄喉掌中宝。

掌中宝,是鸡爪中间两坨软滑又有嚼劲的肉。一般烤掌中宝的时候会串上一两坨鸡油,烤的时候鸡油慢慢渗入脆脆的掌中宝,孜然、辣椒面一撒,这人间美味,谁能顶得住?

吃鸭就吃鸭脖子

一路向西,鸡爪到了四川、重庆,泡菜坛子里一放,便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小吃”——泡椒鸡爪。

不同于豉油皇鸡爪的酱香浓郁,泡椒鸡爪光滑细嫩,又辣又上头。

△泡椒凤爪/图虫

吃过的朋友表示,还没开袋就预感自己会在鲜、辣、嫩、弹中欲仙欲死。完全浸透了泡椒汁的鸡爪肥嫩、紧致、饱满,嗦一口泡椒汁,一股爽辣劲儿从口腔开始到喉咙直至蔓延全身。

△泡椒凤爪,又辣又上头。/图虫

接下来再加入老抽上色,老抽也是鸡脖子有酱香味的关键。翻炒到鸡脖子完全上色。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 加入一碗半清水,放入盐、花椒、香叶、鸡精(如果吃辣椒的放点干辣椒更美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等到汤汁收得。

老艺术家听过别人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好辣,好爽,我不行了我不行了”,然后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地,一个接一个,一包接一包地啃。

尽管吃到额头、鼻尖冒汗,双唇发烫、肿胀,一股“热浪”从舌尖直蹿鼻孔,嘴里忍不住发出“嘶哈嘶哈”的声音,双眼饱含着火辣的泪光,但还是欲罢不能,心甘情愿被它支配。

为什么那么多人嗜泡椒鸡爪如命?

因为爽啊!明明辣得胃如火烧,菊花冒火,吃辣的嘴还是停不下来!辣椒的摄入让大脑分泌内啡肽产生一阵阵的快感——我受不了了!但我还能再来一只!

泡椒鸡爪风靡全国,大家都欲罢不能,但中国人烹饪鸡爪的“艺术”远不止于此。

鸡爪最网红的做法,莫过于柠檬百香果鸡爪。

柠檬的清香搭配百香果的酸甜和小米椒的火辣,酸辣爽口又开胃,营养价值高,热量低,是当之无愧的“电影伴侣”。

可乐鸡翅大家听得多了,不知道大家又有没有听说过雪碧鸡爪呢?

雪碧可以替代糖,配合柠檬的酸和小米辣可以提鲜,丰富口感,而碳酸会让鸡爪更快酥软。看来不仅网红,我们的鸡爪也是可以“可甜可咸”的。

轱辘团转都是肉

啃鸡爪的乐趣,只有中国人能懂

老艺术家不少外国朋友,都用毛骨悚然来形容她第一次见到中国人啃鸡爪的场景。不仅是外国人不能理解,甚至有很多非鸡爪爱好者都觉得,鸡爪没什么肉,又难啃。

如果说,真空包装让鸡爪实现了餐桌到口袋的华丽转身,那么无骨鸡爪的出现,则是让我们无论是在和男神女神约会的时候,还是和领导亲戚的饭局的时候,都可以优雅而又不脏手地吃上鸡爪。

地方俚语,说会吃鸡的时候最好吃的就是鸡脖子了,睡觉时就要抱着自己的老婆睡。

△无骨鸡爪/图虫

“无骨”鸡爪怎么来的呢?相比起先进的技术,我们古老的东方似乎更偏好于神秘而又伟大的“老奶奶”!

老艺术家一开始以为只是网络段子,直到梨视频发布了一条视频……泰国一工厂雇佣工人在“口动”为鸡爪去骨。

骨头是啃掉了,素未谋面的叔叔阿姨们的口水却也一直留在了上面。

不是吃鸡脖子,是鸡翅!后果是:中箭怆惶逃亡

老艺术家第一次因为贫穷消费不起无骨的鸡爪而感到庆幸,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无良黑心商家做不出来的。

如果说“啃鸡爪”也只是不卫生,认真清洗煮熟之后还是对健康危害不大,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可是会轻则呕吐、腹泻,重则致癌的。

2014年10月,广西一夫妇在家中使用非食品原料过氧化氢对鸡爪进行浸泡加工;2018年11月,广州增城一“毒鸡爪”窝点被查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漂白、地沟油煎炸、双氧水浸泡腌制,为了给鸡爪们“美白”,商家们也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说用嘴脱骨是一种古老且真实存在的脱骨方式,但其实,给鸡爪去骨其实是一门传统的手艺活。手工脱骨,讲究火候和刀工是更高效和常见的脱骨方式。

毕竟,嘴啃出来的鸡爪会出现许多不规则的啃咬痕迹,和笔直的切痕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鸡爪难啃,没有肉,是块硬骨头,外国人不能理解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功夫去烹饪。

他们会觉得说,中国物资匮乏,人们食不果腹,只能连鸡脚这样的“边角料”都不放过。

有时候中国人对像鸡爪这样的“边角料”食材的狂热,会被理解为粗犷和野蛮。

但其实中国人对食物的追求,早已超越了果腹的“生存需求”。鸡爪是中国美食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最早的记载来看,鸡爪并不是贫穷人家才吃的“边角料”,而是帝王将相都难以割舍的“宫廷菜”。

《吕氏春秋》中记载:“齐王食之鸡也,必食其跖(脚掌),数千而后足。”连齐王都要啃上数千只才满足。

或许只有帝王般地位的人,才能实现啃数千只鸡爪的时间自由吧。现代社畜表示,能有啃一盘鸡爪的时间,都是奢侈。

鸡爪这种食物,无肉难啃,常被误解,而且没有一番心思和手艺是做不成的,所以每一份成品都饱含着烹饪者的真心和诚意。

它平价、亲民,是每一个人都吃得起“国民小食”。

它可以是路边10块钱3只的降龙爪爪,可以是超市里10块钱一包的泡椒鸡爪,可以是烧烤摊上的10块钱一串的鸡脚筋和掌中宝。

它也可以是宵夜排档里15块钱一盘的豉油皇鸡爪,早茶酒楼里25块一笼的豉汁蒸凤爪,再多钱也买不到的妈妈牌花生眉豆煲鸡脚……

它有早茶酒楼里的朝气,也有宵夜排档里的江湖气,也有家里的烟火气。

《人生一串》的导演说:“最好吃的烧烤,就是你楼下那一家。”

而鸡爪最无法复制、难以忘怀的味道,也永远是家里的味道。

毕竟,尽管环境或许嘈杂喧闹,但桌上绝对没有客套话和高谈阔论,馋人的鸡爪一上,大家就只管卸下平日里的“架子”和“形象”,手口并用,尽情享受撕咬骨与肉的快感,最后落得个满嘴油光。

老艺术家很享受啃鸡爪的过程,因为这时候,除了啃,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放下手机,好好啃鸡爪,就是对食物和烹饪者最好的尊重。

这好像才是一天里为数不多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不用“营业”,自在地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做真实的自己。

“从繁华闹市到乡野陋巷,从夜幕初降到灯火阑珊,世上的滋味,就这样流转于方寸餐桌,交织在冷暖人间。”

啃鸡爪少有诗情画意,却有真情实感。真心希望,每一份真诚,都不会被辜负。

吃鸡吃脖子下一句

【今日话题欢迎留言讨论】

​你喜欢啃鸡爪吗?

【今日作者】周星星

排版 | Gloria

上一篇 2023年04月25 00:32
下一篇 2023年05月12 18:51

相关推荐

  • 揾食艰难下一句,揾食艰难怎么幽默回复

    内地疫情反复赴澳买年货旅客缩水商户生意不景气预计春节期加价的食店亦不会多……周日大三巴人流较往年疏落农历新年将至,不少旅客密锣紧鼓筹办年货,但内地疫情反复,减低旅客出行意欲,中区一带明显较往年冷清。有

    2023年05月11 304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论文,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大全

    【文化评析·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⑥】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编辑的《新青年》杂志,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大全,成为当时年轻人争相阅读的作品。《新青年》在当时的青年群

    2023年04月11 230
  • 形容迎难而上的诗句,迎难而上的诗词

    殷俊海一额济纳人和别的地方的人不太一样,迎难而上的诗词,额济纳这个地方有一股子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精气神,有的人把这种反映额济纳精神和气质的品格归纳为是航天精神、胡杨精神、骆驼精神等等。但作为一个出生和

    2023年05月20 299
  • 食在广州下一句,食在广州下一句顺德

    广东早茶,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社交方式。粤人常说“吃在广东”,所以“早茶”又叫“食在广州”。广东早茶文化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饮者众多,在世界上也是知名的。无论是大酒楼、

    2023年06月06 270
  • 没有不偷腥的猫下一句是啥,没有不偷腥的猫文案

    很多人说这世界上没有不偷腥的猫,甚至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深情的男人。恰恰相反,我认为这世界上是有深情的男人的,面对外界诱惑,更多的是修养身心,保持理智,探索自己的内心,没有不偷腥的猫文案,操守自身。,一、

    2023年05月04 247
  • 元曲到底有多少诗,元曲宋词唐诗诗经后面有什么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诗词要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2023年04月20 240
  • 文竹的诗句,文竹气质的诗句

    文竹,文雅之竹。常年翠绿如墨,叶蔓轻柔飘逸,枝干似竹有节,姿态俊雅潇洒。一盆文竹配上鹅卵石即可组成一个独木成林的微缩景观。“如竹苞矣,文竹气质的诗句,如松茂矣”令人惬意清爽,为之所迷。文竹,萧萧肃肃,

    2023年05月14 294
  • 八月湖水平全诗,八月湖水平全诗解释

    译典2021.6.28第447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023年05月11 251
  • 二手千元曲面安卓机推荐,非曲面屏手机推荐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江南俏才子学生党买手机大多数都比较在意手机的性能和价格,因为没有充足的预算,但还是想要一部高性能的手机。对于一些拥有主力手机的人来讲,可能需要

    2023年04月13 265
  • 红掌拨清波全诗,红掌拨青波全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的这首《咏鹅》可谓妇孺皆知【出处】《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

    2023年05月04 329
  • 橘子的诗句,关于橘子的唯美古诗词

    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正是橙黄橘绿时。橘熟时节,金黄色的橘子沉甸甸地挂在技头,关于橘子的唯美古诗词,与那一年四季永远碧绿的叶子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情趣。桔子,是橘子的别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

    2023年05月14 270
  • 春天的诗句有什么,冬天的诗句大全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白居易醉心于江南春色,冬天的诗句大全,《忆江南》传世于今;苏轼感怀身世际遇,借春光抒写《蝶恋花》;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于景,读来朗朗上口……在美好的初春时节,我

    2023年04月22 21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