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在竹之间上一句,品超梅以上

摘要: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近来,拜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在《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一章节里,哲

摘要: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近来,拜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在《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一章节里,哲人对“赏罚制度”提出了质疑。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这就是赏罚制度。哲人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

哲人认为,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格在竹之间,所以才去做好事。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哲人认为,赏罚教育诞生了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哲人的话固然有可取之处,品超梅以上,但我却持有相反的观点。赏罚制度往往能够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蔓延,对社会伦理道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吕氏春秋》有言: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有小伙伴可能听过“鄀国盗牛”这个故事(楚立国时,部落首领熊绎建了一个占卜和祭祀的宗祠类的庙宇,却没有可以用来祭祀的贡品,没办法就到鄀国去盗了一头小牛,又怕小牛主人找来,连夜宰杀后祭祀),由此可见当时一头牛的价值。所以大家议论纷纷,认为子路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却鼓励子路,正是因为子路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接受,这样才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解释:梅兰竹菊一向被喻为四君子,人格比寒梅傲雪的梅花更高,品德比坚韧的竹子还要好 表示这个人的人格品德很好。

孔子可谓是见微知著,如果人们都和子贡一样垫钱赎回了奴隶而又不报账,自己就会蒙受损失,而报了账又表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子贡,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见,久而久之,便再无人去为社会做贡献。

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下联作者以竹为喻,警策自己要有竹的虚心与贞节的情操。“梅寒而秀,竹瘦而寿”(清·俞樾)。作者对梅、竹情有独钟,赋予深刻的内涵,可见作者精神境界之高。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

品在竹之间上一句

这是个涉及到利益与道德的问题。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子路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诚然,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

松柏风度 梅竹情操 竹开霜启翠 梅动雪前春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吾爱松柏梅兰友 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 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为神 以上 为 网上答案 供参考 。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这是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最佳方法。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清)。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竹之七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00:02
下一篇 2023年05月25 01:18

相关推荐

  • 有关菊花的诗句,有关牡丹的诗句

    菊花作为清寒傲霜之花,在许多诗人眼里是高尚的,有关牡丹的诗句,菊花代表的是高雅傲霜的坚韧情怀,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菊花里,自有一份悠闲恬淡……冬菊

    2023年05月24 275
  • 愿有人问你粥可温全诗,浮生六记粥可温原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熟悉的童谣在耳畔响起甜糯的腊八粥温暖了心窝时光也因此香甜可口起来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二: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

    2023年05月02 224
  • 表示想要放弃的诗句,表示要放弃的诗句有哪些

    如果说,1079年是苏轼最痛苦的一年。那么,1084年,也许是苏轼最高兴的一年。这一年,宋神宗想起了苏轼,“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于是将他从黄州调到汝州。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2、惟有

    2023年04月21 228
  • 用一个词来形容元曲,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不管是文人雅士又或者芸芸众生,都对诗词有着特殊的感情。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但是真正熟悉的元曲就相对不太多了。因为唐诗三百首比较流行,宋词也多有名篇,

    2023年04月19 220
  • 对偶的诗句有哪些,含有对偶形式的诗句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是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在《唐诗三百首》中,留下许多对偶的名

    2023年05月18 236
  • 对妈妈感激的诗句,关于对母亲感激之情的诗句

    2023年5月14日是母亲节,母爱若水绵绵不绝,母爱似海深邃辽阔。5首经典的古诗词致敬母亲,关于对母亲感激之情的诗句,感恩母爱,惟愿光阴不老,岁月含笑。《游子》唐·孟郊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

    2023年05月30 277
  •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谁的诗句,不拘一格降人才还是材

    己亥杂诗二首龚自珍其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是清代龚自珍的诗句。出自:《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

    2023年04月23 270
  • 表达思念故乡的诗句,十句思念家乡的诗句

    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的一生一开始为了自由而踏上旅途快要到达终点时却害起了思乡病想要在茫茫人世中找到一个身心的归宿每一个想家的人,心里都有一首诗杂诗三首·其二关于思念故乡的诗句如下

    2023年05月11 277
  • 白云千载空悠悠的上一句,白云空载千悠悠这是什么诗

    晴川:晴天下的江面。历历:清晰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

    2023年04月26 305
  • 计划没有变化快下一句,计划赶不上变化下一句怎么接

    计划没有变化快在竞争中,我们总喜欢说不要打无准备之仗,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和安排。计划代表了目标,代表了充实,代表了懂憬,代表了一种对自己的承诺,因为“计划”会让我们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1、计划永远赶不

    2023年05月15 261
  • 元曲作品表演,元曲代表作品

    古琴啧啧重回宋朝。9月27日晚,元曲代表作品,由黑龙江德韵古琴文化研究院历时三年重磅打造的四幕情景音画剧【左琴右书】第三幕《词曲闳衍•琴梦》在哈尔滨大剧院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以“词曲闳衍”为主题,带领冰

    2023年04月18 301
  •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下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对联下一句

    一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点绛唇寂寞深

    2023年04月16 22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