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是王维比较经典的一首诗,历来吟诵者甚多,王维被世人称为“诗佛”,其中这首便是公认的禅诗。王维自称摩诘,而维摩诘居士是印度大乘佛学的代表人物,东方金粟如来转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王维表达的正是这种领悟大乘境界时的怡然自乐。
全诗如下: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诗意:(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道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诗的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点明了王维中年以后即厌尘俗,从而虔诚信奉佛教,并隐居在辋川别墅。紧接着两句,则是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山林里的生活自由闲适,每每有了兴致,诗人便独自在山中信步闲走,那份自在和惬意恐怕也只有诗人自己能够真实体会了。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
当然这里的“独”字,并不是说就是只有诗人自己一人,事实上诗人还是有兴趣相投之人的。如张諲、裴迪等,兴致一旦来了,是来不及邀人同往的,这样诗人的隐者形象,就更加洒脱了。虽然从字面意思上,可能有点落寞的感觉。“胜事空自知”,说明诗人还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译文及注释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其中代表。人生便是如此,不论在事业、学问还是爱情中,当你勇往直前发现走的路是一条绝路时,不妨在这时回过头或者就此停下,也许当你放下心中的枷锁,让心灵自由自在的翱翔,说不定你会找到另一条更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谈笑无还期。tán xiào wú huán qī。白话文意思是: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