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卢纶《塞下曲(其一)》(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作者】卢纶 【朝代】唐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其四 。
【注释】
①塞下曲:唐代乐府名。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塞下曲byzdydz,属《横吹曲辞》。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这里选其中四首。
①塞下曲:唐代乐府名。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辞》。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这里选其中四首。
1、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
②鹫(jiù):大雕。
③翎:羽毛。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李益诗鉴赏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
④金仆姑:箭名。
⑤燕尾:旗帜形似燕尾的部分。多以帛续之。。
⑥蝥弧(móu hú):此指绣在旗帜上的一种纹样。旗名。
⑦独立:犹言屹立。
⑧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翻译】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作品简介】
《塞下曲·其一》由卢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一首。写将军动员出发时,整队军营发令时的情景,颂扬了将军的威风和军容的严整,场面壮观,声势浩大。
【作品背景】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一首,写将军发布军令时的情景。战士们整装列队待命出发,军容整肃,以显示主帅威严。下面的场面是将军一人发布命令,笔趣阁,千军万马同声响应。诗人用“独立”和“千营”对比写出了官兵一致、团结作战的动人场景。,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作者简介】
卢纶祖上、近世官皆不显,曾祖父为永宁令,祖父为济州司马,父亲为临黄县尉,他的亲属也大多为县丞、县尉之类的小官。这种介于达官阶层和士民阶层之间的社会地位,使他既有依附达官贵人、以诗干进的一面,又有了解社会现实、创作优秀作品的一面。卢纶的诗,早年即以“舟人夜语觉潮生”为人称道。直至垂暮之年,文学才华也未消歇,《塞下曲》成为诗歌史上的千古名作。在大历十才子中,他一生虽不得意,但去世最晚,所以对改变当时文体、诗风的影响也就最大。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附赛大家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