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刺耳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有用,就像药虽然苦,却能去除疾病。
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是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人参害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是贵重的滋补之品,应用不当能取人性命,但一般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弊,即使应用不当杀人了,大家也不认为是人参的过错。所以说人参杀人无过。
”这是出自古时家教经典之作《名贤集》中的几句话,其中“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两句指的是:“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就是说孔子有学生三千多,真正学出点名堂的只有七十二人。说起“七十二贤人”的由来,民间有。
大黄是苦寒泻下的药,应用得当能救人性命,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救人性命,大家也不认为是大黄的功劳,所以说大黄救人无功。
孔夫子的弟子 —— 闲(贤)人 注释:相传孔子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个贤人。贤:与“闲”谐音。指闲着不做事或没事可做的人。相关歇后语: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孔夫子的行李---尽书(输。
有一个说忠言的朋友比有一百个说漂亮话的有价值的多。在大家都喜欢栽花,不大愿意种刺的环境下,有一个能够愿意友善地指出缺点和错误的朋友,实在是弥足珍贵。
1、孔夫子的弟子下一句:【都是"闲"(贤)人】。这是一句歇后语。2、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解释:能当孔子的弟子那都是贤人。
“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喜欢听别人指正他过失的人,他的过失一天天地减少,福分也就来到了。相反,“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喜欢听赞誉的人,他的声誉却一天一天地减损,结果灾祸也就来到了。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来指正你的过失,就应该很高兴、很欢喜。这样的态度,才会让我们找到自己的问题,正视自己的不足,探索到努力的方向。
揣着一颗玻璃心的孩子长大后,其心理承受力会变得不堪一击,他们依然会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当作他自己的家庭和学校的班级,以为人人都会照顾他们的情绪,对与不对,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否则,轻则哭鼻子,重则郁积在心,以为自己遭受了很大的打击,有的甚至会对批评者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