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说对于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来说绝对不会陌生!没错,它讲的就是徐庶的故事!徐庶原名叫徐福,三国杀中貂蝉的离间算锦囊吗,早年为人报仇,后来得以获救,才将原来的名字改成徐庶!获救之后的徐庶,便落难于荆州等地,从此专研于兵法谋略,并且与石广元、司马徽、诸葛亮等人,经常交流学问,堪称世之良才!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此时曹魏主帅乃守城大将司马懿,此人极善隐忍,面对神机军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到底!如果与诸葛亮交手,他丝毫没有取胜的把握!但是,就在战略最紧要的当口,刘禅突然下诏令,要求诸葛亮班师回朝,主上命令不得不听!诸葛亮只好带兵回到蜀中!回朝之后,才发现这一切都是李严的奸计,李严为了得到军权,打压原荆州派系,故意向刘禅进言,迫使诸葛亮回朝!诸葛亮一怒之下将李严贬为庶人,此次风波虽然平息!但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也算是无功而返了!呜呼!白白错失一良机,倘若没有这次诏令,诸葛丞相绝对能一战打败司马懿!(此时诸葛亮身体还没出现问题!)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是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缘由:徐庶是诸葛亮的密友,曾更名单福,先于诸葛亮辅佐刘备。据悉,曹操简洁害死了徐庶的母亲,庶虽然被迫加入曹操阵营,但是他答应母亲要做正直的人,所以立下誓言,。
作为蜀汉之主的刘禅,面对李严的危言耸听!刘禅并没有加以打压及震慑,反而助其所长!致使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之中,不过在他死之前将生平所学传授于姜维,并且让蒋琬,董允,费祎等人继续辅佐刘禅!不过这几人都相继而死。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会制定,伐蜀战略!姜维作为诸葛亮唯一传人,立马向成都传消息“让刘禅加强蜀中的防御工作!”而此时刘禅又听信宦官黄皓之言(黄皓说,曹魏兵马不可能偷袭成都!)于是没有丝毫的防范!最终邓艾偷渡了阴平,刘禅投降!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歇后语由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亡,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
在刘禅投降之后,他被曹髦封为安乐公!并让其在许昌居住。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当着刘禅的面故意派人去演奏蜀汉的乐曲,还派歌女去跳蜀汉舞蹈!跟随刘禅一起投降的官员都非常难过,唯独刘禅却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看到刘禅如此无能,便对他不加防范!徐庶,身为汉臣,一生都没有帮助汉贼!留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样的佳话!而刘禅虽是汉皇宗亲,却不辨是非,懦弱无能!用两句话来形容刘禅就是“1、刘禅乐不思蜀,忘了本。2、刘禅做皇帝,不服不行(不服不行)”对于后面这两句,倘若昭烈皇帝刘备知道后,必定再次狠摔阿斗!对于蜀汉丞相诸葛亮而言,也表示怀疑人生!无论付出多大努力,刘禅始终是油盐不进,学不了好!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话是: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用以比喻不善言谈或是惜语如金的人。徐庶进曹营所属历史典故,主要讲述了徐庶投靠刘备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