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生周刊
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容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一个人犯了错,不推诿,反省自己,努力改正,这是一个人内心的修养。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们常常会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自己犯错却总是为自己开脱,已所不欲的后面一个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常常因此而起。
一个人若能够不断自我反省,学会从自身找问题,寻原因,那么,他一定可以取得超越自我,取得非凡成就。
所以懂得自省,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自省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当遇到困难时,我们第一想到的是别人的问题、外部环境因素,还是自身的原因、自己的不足?
反观自身,不埋怨他人,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根源,解决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快方法。
常思己过,是根植于一个人内心的最高级修养。
有个老教师平日里常抱怨自己的儿媳妇太懒惰。
直到有一天侄子来家里看望老教师,让她把戴在耳朵上的眼镜摘掉。
擦洗干净后说:“姑姑,你看这不就干净啦?”原来是戴的眼镜脏的缘故。
人与人相处中,遇到问题不指责他人,不埋怨他人,而是反观自身,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自省,才能自明
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并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齐白石88岁的时候,诗人艾青带着一副齐白石早年的画上门,请他鉴定真伪。
齐白石一看,确实是自己几十年前的作品。他当即提出,要拿自己刚完成的两幅画交换。
艾青赶紧把画收起来,抱在怀里说:“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换。”
从那天之后,齐白石开始从最基础的描红做起,苦练绘画,毫不懈怠。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孜孜不倦,谦虚好学的态度,即使是在晚年,齐白石的作品依旧继续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人无完人,自省让人更加清晰认识自己,更准确的改正自己。
己所不欲下一句是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这句话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些相似,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出处:
如果不懂自省,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更不能自救,只能一直沉沦,终至无可救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它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
自省,让我们更加清晰认识自己。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古人云:“君子反求诸己”、“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以前,村里有两户人家,东边张三家经常吵架,互不相容,生活痛苦;西边李四家,则一团和气,生活幸福。
有一天张三实在受不了家中的战火,去李四家请教其中道理。
李四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
张三疑惑,忽见李四家媳妇从外边回来,在大厅不小心摔了一跤。
此时婆婆过来,扶起媳妇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的太湿。”
站门口的儿子赶忙说到:“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摔倒”。
“己所不欲”的下一句是“勿施于人”。《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出自《论语-颜渊篇第二章》,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被扶起的媳妇惭愧自责:“不!不!不!是我的错,都怪自己太不小心了。”
张三看后心领神会,知道了答案。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不要去怪任何人,好人给你欢乐,坏人给你成长,爱你的人给你温暖,伤害你的人给你经历。
感恩所有遇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得到人心。
主播:吴强
演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有声小说作品《战天》等
1、下一句是:勿施于人。2、典出:《论语·卫灵公》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义:如果自己不喜欢或做不到,不要强加于别人。3、己所不欲,勿施。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人民旅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一句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