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图片—湖南美景
七律 答友人
毛泽东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二、注释:(1)芙蓉国:指湖南省,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2)长岛。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1961年 1. 【译诗】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两名妃子乘着微风翩翩下山.青青的竹枝上闪烁着。
洞庭波涌连天雪。
芙蓉国里今朝晖,应该是“芙蓉国里尽朝晖”,语出毛 泽 东的诗《到韶山》,是该诗的最后一句。全诗是: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芙蓉国里尽朝晖是哪里,【赏析】毛泽东结合当时形势写下了这首诗,一方面答谢了朋友的盛意,另一方面赞美了故乡及全国建设的大好形势,回击了敌对势力,坚定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借用神话故事表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图景;
“芙蓉国”代指湖南,诗人疾呼:“让我的灵魂在芙蓉国里享受灿烂的朝晖吧”。“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两句诗,既寄寓了他的怀乡念旧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家乡乃至整个中国的明天的展望。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借用神话对比的手法描写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描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欢腾景象;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展望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辉煌前景。